四十多年來,我們一直把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稱為「三年自然災害」,其結果是全國性的大饑荒,但究竟餓死了多少人,卻至今沒有一個準確的數位。當時諱言「餓死人」,也不可能去統計死亡人數,現在提供的資料,都是推算估計出來的,說法相差懸殊,有說三年期間中國非正常死亡人口為一千七百萬,也有說是四千萬人。
今年九月,國家保密局和民政部聯合宣佈:對自然災害導致死亡人員的總數及相關資料解密。並解釋說,此次解密,有助於人民群眾行使「知情權」,有利於人民群眾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但是對於「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的死亡人數,民政部的官員卻表示「我們不掌握」。當年全國餓死近四千萬人,而我們的中央機構對此卻「不掌握」,豈非咄咄怪事!據說一九六○年胡耀邦一度下放到湖南湘潭任地委書記,冬天回北京,為了是否將餓死人的實情報告給毛澤東而躊躇了一整夜。
對於所謂的「三年自然災害」,已有專家學者通過當年的氣象和災情作了分析研究,發現這三年的自然災害主要是旱災,但都屬於局部性的災害,不具全國性後果。《看天下》雜誌最近發表了王珍的文章〈三年大饑荒〉,再現了當年的慘景。四川是災難最重的省份,淨減人口六百二十一萬,其次是安徽,人口淨減四百三十九萬,河南減二百三十八萬,山東減二百三十四萬……最慘的是,餓死還不能逃荒,四川梓潼縣的一個農民回憶說,他們大隊裏餓死的大多是中壯年人,大約死了一半,有的已經逃荒出去了,半路被抓回來毒打,活活餓死。湖南的饑荒也相當嚴重,連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姐姐的兒子也是餓死的,所以劉少奇在一九六四年中央「七千人大會」上說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是「人禍」就得追究責任,但近四千萬人的冤魂何時才能得以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