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在松花江看到切爾諾貝爾的陰影 - 盧峯

蘋論:在松花江看到切爾諾貝爾的陰影 - 盧峯

雖然受有害化學物質污染的河水還沒有從中國流到俄羅斯境內的河流,但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居民及政府已在嚴陣以待,一方面宣布可能受影響地區進入緊急狀態,另一方面則做好監察、醫療方面的應變工作,希望盡可能減低今次由吉林化工廠爆炸引發的生態災難的壞影響。
俄羅斯當局及人民為甚麼對今次生態災難反應如此激烈、如此迅速呢?因為他們沒有忘記當年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爆炸事故的教訓、他們對專權政府掩飾隱瞞事情真相、事情嚴重性的做法仍然有切膚之痛。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清晨一點二十三分,位於前蘇聯境內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ChernobylNuclearPowerPlant)第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及火警,洩出大量輻射物質,造成空氣、水源、土壤的廣泛污染;可當時的蘇聯政府對意外秘而不宣,即使鄰近的瑞典政府因發覺輻射水平不正常向蘇聯方面查詢也不得要領,直到事故發生超過三天,莫斯科電視台才發出一份只有四句的聲明,表示核電廠發生事故。其後,西方各國政府雖然不斷要求蘇聯提供更多資料,但蘇聯卻遲遲不肯回覆。更讓前蘇聯人民包括俄羅斯人民印象深刻的是,蘇聯地方政府為了掩飾事故,到核電廠爆炸後第三天才開始疏散居民,而主要的疏散工作更在事故後第六天才開始。正因為這樣的掩飾及延誤才令大量附近地區居民及兒童因感染過多輻射而患上癌症及其他疾病。

發生在中國東北吉林省的化工廠爆炸及有害化學物質污染河水事故雖然不像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爆炸那樣嚴重,但中國各級政府、不同部門不是跟前蘇聯政府一樣着力隱瞞、着力掩飾、着力淡化事故嗎?事實上要不是河水污染事故影響到黑龍江省哈爾濱這個大城市,恐怕吉林省政府及中國石油公司根本不會承認化工廠爆炸導致了污染、還不會承認有大量含有害物質的污水流入了松花江。而即使到現在吉林省政府、中國石油以及中國環保總局還不能確定究竟有多少有害化學物質流入了松花江。面對類似的隱瞞及掩飾手法、面對不盡不實不清不楚的事故訊息,受過教訓的俄羅斯官員及人民當然要作最壞的打算、當然要嚴陣以待,因為誰也不知道實際的污染情況是否比中國方面所公布的更壞。
其實除了隱瞞、掩飾事故的做法讓人不安、讓鄰國不安外,中國各級政府在事故後急急宣布問題已受到控制、已得到解決的態度同樣是要不得的。就以今次吉林化工廠爆炸為例,當火災撲滅後,吉林省政府及中國石油隨即宣布事故告一段落,並說洩出的有害物質已消解,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可不到幾天就發現原來大量污染物已流進松花江,污染沿江城市、村鎮的食水源,威脅沿江居民的健康。像這種只求掩蓋眼前的問題、只求盡快銷案而漠視事故長遠影響、漠視事故對周遭地區影響的態度令重大事故的後遺症更嚴重、更難解決。我們希望不管是中央政府或省市政府都不要輕率的說今次污染事件得到控制、都不要把事件看成只是水源污染,而應該視為一場需要長期面對、長期處理的生態災難。只有這樣才能防止有害化學物質對中國的江河、對中國的土地、對鄰國的土地、對中國的食物鏈造成持久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