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現貨金價昨天一度攀上每盎斯497美元,再創18年新高,原因是日本投資者追捧黃金去對沖風險,以及歐洲和印度的首飾商囤積黃金以應付需求。金商估計,金價勢挑戰500美元關口。
【本報綜合報道】在基金推波助瀾下,現貨金價最多升3.50美元(0.71%),升至每盎斯497美元,是1987年12月中至今最高交易價;歐洲尾市報495.65美元,升2.15美元。
香港九九金升30元(0.66%),收報每両4576元。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資料,截至上周二,對沖基金等大型投機者持有的期金淨好倉達12.97萬張,較前一周多出5.3%。
好友料不急於套現
NatexisCommodityMarkets外滙暨黃金部主管戈納爾說,面對多家中央銀行計劃增持黃金儲備,金價突破500美元只是「遲早問題」,投資者可考慮在下星期吸納黃金。
有金商指出,當金價升見500美元時,可能會吸引部份投資者平倉套利,但由於不少黃金好友是在很低價買入黃金,所以他們應該不會急於出貨套現,金價今次或有機會持續一段較長時間企穩於500美元之上。
在1987年12月14日,金價曾升越500美元,但翌日即告失守。此外,金價在83年2月數次突破500美元,但於509美元見頂,到同年年底滑落至大約340美元。
銅價挑戰歷史高峯
銅市方面,由於紅銅庫存下降,加上印度HindalcoIndustries旗下一間煉銅廠發生爆炸,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銅一度升37美元(0.88%),見每公噸4230美元,距離周一錄得的4243美元歷史高位只有13美元;尾市報4197美元,升4美元。
上海一位商品分析員指出,中國國家儲備局於本月30日再次拍賣儲備銅之前,銅價可望繼續呈強。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日前發表報告稱,紅銅明年可能出現20萬公噸的短缺,預料銅價在未來兩年有力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