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十五歲少年前日在將軍澳住所離奇暴斃,事情揭露事主原來在過去兩年都過着有如「與世隔絕」的地下生活。少年在內地出生,幼年時母親棄他而去,留下他與祖母相依為命,可是祖母其後又病逝,少年在鄉間舉目無親,於是在兩年前持旅遊證件來港尋父,與靠綜援維生的病父同住,兩年來過着無證黑市居民生活。少年沒有朋友、家中沒有電視機、收音機,幾乎每日都在家中呆坐,結果「鬱到病」,猝死家中。 記者:馬耀文、文兆麟
這名坎坷少年在家裏牆壁寫上類似遺書的字句,形容自己的前景「是暗的,不會是明。」
死者葉建威的父親葉慶強(五十五歲)表示,一九七九年,他由廣東海豐縣梅龍鎮鄉間偷渡來港,因為當時港府仍然實施「抵壘政策」,很快便取得香港身份證,他在港先後做過凍肉工人和五金工人。十多年前,他返鄉由親戚介紹與一名同鄉女子結婚,至九○年誕下「威仔」。
靠綜援過活家徒四壁
葉慶強表示,他在威仔滿月時見過兒子一面,之後返回香港工作,不久便驗出患上肺結核病,無法工作,並要靠綜援過活,由於貧病關係,他一直沒有回鄉探望妻兒。幾年後,妻子終下堂求去,留下威仔交由葉慶強在鄉間的母親照料,兩祖孫相依為命,但葉慶強依然沒有回鄉探望兒子。
至○二年,威仔的祖母因為年邁與世長辭,威仔在鄉間無依無靠。○三年十一月尾,威仔與幾名鄉里一同申請十四日期限的旅遊證件來港,並與父親同住將軍澳景林邨景榕樓的單位。
十四日過後,威仔因為感到鄉間並無依靠,父親又希望兒子留下陪伴他,於是威仔開始過着非法居留的生活。
由於威仔是無證人士,他不能入學校讀書,無法工作,因為害怕被警察截查身份證,連外出也不敢。
性格文靜與父乏溝通
同時,因為葉只是靠每月三千元的綜援金過活,可說是家徒四壁。家中除電燈、電風扇和電飯煲外,便沒有其他電器,包括一般人家有的電視機、收音機、電話、雪櫃、冷氣機,他們全部都沒有。
因此,葉與威仔每日的生活就是在家中看報紙和睡覺,葉尚可以外出到較遠的地方逛逛,威仔只是間中在樓下散步,大部份時間都是呆在僅一百餘方呎的家中。
葉形容威仔性格內向和文靜,因為父子沒有很好的溝通,他對威仔的生活似乎沒有太大感覺。可是,從威仔所睡上格床看到他在牆上寫下的字,便可知其實他心裏是如何的灰暗:「如果我到星期一還不會死,我就選擇活路,拼命活下去,甚麼事不再(在)乎。想自己的前景會是暗的,不會是明,只可能做不三不四的事,沒有可能做正經的工作,因為很難找得到,不然就割脈、吊頸、跳樓死。」葉表示並不知道這些字是威仔何時寫下,亦不知道是甚麼意思。
前日下午五時許,葉從外返家,發現威仔昏迷地上,於是報警,救護員到場將威仔送院證實不治,初步相信威仔是病逝,事件並無可疑,至於真正致死原因則有待剖屍化驗。
葉表示威仔平日並無病痛,平日吃的兩餐都是清茶淡飯或吃粥,只是間中有蔬菜和魚。而威仔亦沒有向他表示甚麼要求。
事件同時揭發了威仔的的黑市居民身份,警方一度以協助及教唆非法居留罪名,將葉拘捕帶署調查,事後准他以二百元保釋。至昨日,警方經與社署了解事情後,同情葉喪子之痛,決定不提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