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得書少,你唔好蝦我!」明天是香港傳奇功夫巨星李小龍六十五歲冥壽,他在電影中每個渾身是勁的動作,每個凌厲的眼神,都令世界千萬影迷喝采和懷念,他演出來的那種鋤強扶弱、打抱不平的精神,甚至能打破歐洲巴爾幹半島上的種族隔閡,波斯尼亞今天搶閘為一尊五呎七吋高的李小龍銅像揭幕,南部莫斯塔爾(Mostar)的青少年對於能夠早香港一天,成為全世界首個為這位功夫巨星豎立雕像的城市而驕傲。
一九九二年至九五年,巴爾幹半島這個歐洲火藥庫爆炸了,波斯尼亞爆發種族內戰,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回教徒打生打死,戰火硝煙中,二十五萬人死了。到今年,血戰結束了十年,三個族群還是水火不容,有你無我,有我無你,不相往來。偏偏一個李小龍卻將三方團結在一起,三方都同意要快過香港,率先為李小龍豎立銅像,表揚他的英雄氣概。
成功「統一」巴爾幹半島
李小龍黃皮膚黑眼睛,波斯尼亞人找他不找別人立像,道理很簡單,就是在這個種族宗教分離的地方,要找一個公認的大英雄絕不容易。塞爾維亞人眼中的英雄,克羅地亞人會說是魔頭。回教徒的英雄,可又不是基督徒要的。在戰火漫天的日子,莫斯塔爾曾經是主戰場之一,當地的克羅地亞裔作家加塔羅為免這種民族隔閡和猜忌禍延下一代,兩年前倡議在市中心豎立李小龍像化解仇恨,構思成功為各方所接受。
莫斯塔爾市的青年NinoRaspudic說:「我們醞釀為李小龍立像的計劃比香港還久,我肯定他們遇到的阻力遠不及我們,但總算做到了,我們贏得第一,香港只得第二,這才夠cool嘛!」這番話足叫本地影迷汗顏。Raspudic又說:「我們選擇李小龍的原因,不但是對他的個人崇拜,還有那份打抱不平的象徵。」
早香港一日替李小龍立像
加塔羅表示,當地無論是哪個種族、信奉哪個宗教的人都是看李小龍的電影長大的,武藝高強的李小龍能夠單槍匹馬收拾數十個壞蛋,代表了「忠誠、友好和正義」的精神,是世人心目中真正的國際英雄,但最重要的是,「沒有人會問李小龍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時做過甚麼,或者問他的祖先在土耳其統治期間是甚麼人等問題,他既非天主教徒,也不是東正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他代表了普世的正義觀─好人必勝!」
不過,李小龍每次都會在電影中痛毆惡棍壞蛋,那麼銅像的面向便引發出另一個問題,朝西就得罪居住在市西的克羅地亞人,朝東或朝南也會分別冒犯伊斯蘭教徒和塞爾維亞人,李小龍銅像最後面向北方,以示沒有針對任何族群。
憑電影《精武門》、《龍爭虎鬥》、《猛龍過江》揚威世界的李小龍,抵抗侵略者的英雄形象深入民心,這位巨星雖然一九七三年在本港隕落,但至今仍能影響千里之外的族群團結,足見李小龍在外國人心目中的殿堂級地位,他的成就和精神絕對值得香港人驕傲!
法新社/《基督教科學箴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