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要繁榮穩定

他們要繁榮穩定

古德明

十一月十六日,香港南太集團主席顧明均在報紙刊登所謂怒吼,斥責香港市民爭取普選是「不顧法紀」;二十二日,合和集團主席胡應湘上外國記者會,說「假如遊行就能爭取到普選,那叫做暴民政治」;二十五日,賭場大亨何鴻燊也不後人,登廣告發表生日願望,說民主不按中共方式循序漸進,只會「添煩添亂」。
把民主稱為動亂根源,當然不是香港富商的發明。一九八九年中共派坦克車壓倒民主女神,從此「穩定壓倒一切」口號就不絕於耳。換言之,新中國沒有獨裁,只有穩定;沒有普選,卻有民主:上月中共國務院發表的《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稱之為「有中國特色的民主」。
春秋時,晉國有一位祖朝以百姓身份上書獻公,說要參與朝政。獻公遣使回答說,國事由朝廷操心好了,百姓不必理會:「肉食者已慮之矣,藿食者尚何與焉?」祖朝不同意,說朝政有失,將災及百姓:「食肉者一旦失計於廟堂之上,若臣等之藿食者,寧得無肝膽塗地於中原之野歟?」獻公於是召見祖朝,商談了三天,拜他為師(《說苑.善說》)。這不是民主,但那時候百姓可以自由問政,國君不會視為叛亂。
現在,香港曾蔭權政府策略發展委員會卻說,百姓參政爭取普選,勢將「造成不安不穩、影響經濟繁榮、破壞政府效率」等。假如你不明白普選為甚麼有這麼多弊病,不妨讀讀宦官魏忠賢的故事。

明朝末年,魏忠賢把持朝政,「廣開納賄之門,黃金白鏹,車馬載途;明珠寶玉,筐筐盈戶」。百姓偶語,對魏忠賢稍示不滿,即被捕殺,死者不可勝數。當時直臣楊漣、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等合力對抗魏忠賢,激揚諷議,結果都下獄慘死。《玉鏡新譚》卷一記載了刑部給他們的罪名:「參看得楊漣、左光斗等,位居顯要,速化功名,邀譽矯情,亂謀壞法……袁化中、魏大中應擬在朝官員交結朋黨、紊亂朝政之律。」
魏忠賢的經濟、政權都要繁榮穩定,所以不能容楊漣等搗亂;中共幹部的政權、經濟同樣需要穩定繁榮,所以他們臚列的普選弊病,就像《玉鏡新譚》那段刑部判詞。「邀譽矯情」今天叫做「欺騙市民爭取選票」,「紊亂朝政」則叫做「破壞社會和諧穩定」。你不要說,中共和魏忠賢相比,四百年來了無分別。他們和魏忠賢也有不同。他們穿了西裝。他們循序漸進了。
香港富商只要支持有新中國特色的民主,黃金白鏹明珠寶玉保證都可分一杯羹。最近傳聞的一件小事,可以作顧明均胡應湘等富商巨賈怒吼的注腳:恒基地產商獲新香港政府慷慨送地,一個小小嘉亨灣建築計劃,就白賺了五億七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