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競爭、促進經濟增長和吸引更多外資直接投資(FDI),多個歐洲國家政府在過去10年不斷積極進行稅務改革,公司利得稅之向下調整,是歐洲各國爭相效法之重要一環。儘管大企業未必以稅率作為其投資或遷移(總部)之重要考慮因素,反而如穩定的政治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及通訊系統、資金流向的限制、知識產權之保護,以至勞工市場中勞動力之容量、技術和成本等,才是企業長期持續發展必須重視的基本要素。
然而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大者愈大(企業),細者只能在大的夾縫中尋求生存空間,故此稅率之高低,對一般中小企來說顯得特別重要,那十個八個百分點,可能佔盈利的大部份甚至是活命的維他命,又豈能不加倍重視?
目前歐盟25個國家中,以愛爾蘭的公司利得稅率最低,只有12.5%,吸引不少企業垂青,因此亦是歐洲經濟增長較出色之表表者。由於在東歐國家未加入歐盟前的所謂「舊歐洲」15國一向奉行福利主義制度,人口老化亦為政府帶來沉重負擔,故在稅制方面不容有大刀闊斧的手術,以免惹來國民強力反彈,影響選票甚或有下台之虞,阻力重重,慢如蝸牛必矣!
設法吸引外來投資
可是自從東歐鐵幕集團解體後,部份國家為吸引外來投資圖振興經濟,遂不斷以減稅或其他優惠政策作招徠,近水樓台的西歐企業固然受惠,然卻苦了政府。瞧瞧「舊歐洲」平均稅率仍在30%以上,法國和剛宣布大幅削減公司利得稅的西班牙稅率還停留在35%,比較去年加入歐盟之所謂「新歐洲」(東歐10國),其平均稅率只有20%左右,任誰都知道,中小企乃所有國家經濟發展之中流砥柱,汝道老大哥(舊歐洲)是否頭大如斗?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