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嘉雯報道】日常無病無痛,不等於身體健康。在華人社會中罕見的肺栓塞不容易確診,並可隨時奪命。北區醫院一項研究發現,本港患病個案中,只有四成可找到成因。
北區醫院早前分析了該院九九年至○四年肺栓塞個案,整體六十萬名求診者中,只有二十二宗肺栓塞個案,大部份出現胸痛及呼吸困難症狀;九人逾七十歲,僅四成找到成因。
機艙綜合症是成因
該院急症室高級醫生鄭志翀說該病在西方較常見,香港發病率不高,經治療的死亡率逾一成,患者血液中的凝固血塊阻塞肺部血管,令肺功能轉差,長者、長期卧床、服用避孕藥、深層靜脈栓塞、血管受傷、先天血液較濃稠人士較易得病,外國研究指吸煙亦是成因。
他相信血塊多在腿部形成,再流往肺部,故機艙綜合症是肺栓塞的成因,患者會出現腳痛、紅腫、疼痛及感覺疲倦;其中一名男患者只有三十九歲,病發時氣喘、胸口痛、咳嗽及咳血等,康復後終身需服薄血藥,並要長期覆診以免復發,部份人肺部組織可能壞死。
「如果塞嗰條血管係偏遠血管,個病人未必有感覺,但如果係大血管就會即時死亡。」鄭志翀說,診症時病者先要接受電腦掃描,排除突發性心臟病、哮喘等有類似病徵的疾病,醫生會利用溶血劑,令病者血塊溶解,血管暢通,嚴重者則需接受手術,取走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