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熱錢炒藝術品

千億熱錢炒藝術品

中國藝術品市場近年炒風熾熱,當中江蘇和浙江一帶的財團尤其喜歡投資藝術品,據稱兩省資產排在前十位的企業家都在投資藝術品。市場人士透露,最近溫州炒樓團也暫棄地產生意,將有一筆高達一千二百億元(人民幣.下同)熱錢轉炒藝術品,加上早前已有一名溫州汽車商人欲將七百億資金轉投藝術品,勢將掀起新一輪藝術品炒風。

中貿聖佳國際拍賣公司總經理蘇昊向內地傳媒證實,擁有七千億資金投資在房地產的溫州財團,因為現時內地的房地產不景氣,大概有一千二百億元閒置資金將投向藝術品市場。中國收藏家協會報刊收藏委員會秘書長秦傑也表示,早前也有一位溫州從事汽車工業的老總,欲將七百億的資金轉投藝術品市場。

溫州財團轉移目標

內地藝術品拍賣會上,動輒一擲千萬的買家以江浙人居多。在華辰秋季拍賣會上,清代龔賢的《山水》就被一名江浙人以一千三百二十萬元買走;在另一個拍賣會上,一名溫州地產商對一件一百萬起價的拍賣品,第一次舉牌就喊價五百萬,全場即時鴉雀無聲。
據稱,內地炒家炒藝術品,就如炒樓或炒股票,先囤積再拋售,令拍賣品價格不斷提高,據一名俗稱「掌眼」的內地資深藝術品鑑賞人士表示,曾經有一件明朝拍賣品,現場被人以三百萬買走,有人事後開價六百萬但物主仍不肯賣,三年後以十倍價錢脫手。畫家潘天壽的《水牛》上次在拍賣會以六百萬賣出,今年則以一千二百萬元拍賣價成交。

傳炒藝品一夜暴富

據市場人士分析,今年七月在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元青花罐以折合約二億三千萬元成交,刷新中國藝術品拍賣會的世界紀錄和中國瓷器拍賣的世界紀錄,對內地藝術品投資有一定刺激作用。另外,內地藝術品投資市場還流傳許多「一夜暴富」的神話,令藝術品炒風更加熾熱。
《中國藝術市場》總編劉心亮說,雖然藝術品價位過高,但藝術品價位上升的趨勢,相信在未來三、五年仍不會跌。
《京報網》/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