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上周五終於升破50天平均線,是10月5日出現裂口以來,首度重越50天平均線。雖然破位後大市未見大幅上升,但並不代表大市動力欠奉,稍作整固後,相信大市有很大機會重拾升軌。
事實上,恒指升穿了50天平均線後,如指數持續高於該線,則恒指50天平均價會被逐日拉高,當50天平均線由跌轉升,則代表港股中期趨勢向上。投資者如以較中期的觀點看待港股,就不必太過介懷三兩日的升跌,如看好中期走勢而入市,只要以50天平均線為止賺止蝕位便可。
因應市況控制注碼
即使認定了港股走勢趨升,但預期港股會以何種方式上升,用利用窩輪捕捉升浪時,都有不同的入市方法。假如投資者認為短期內港股將呈現爆炸性升浪的話,捕捉該段急升幅度,時間值損耗將會是較次要考慮,故可選擇價外證。例如看好長實(001)並認為正股反彈力充足,可考慮價外的窩輪,例如9775。9775行使價為86.88元,明年5月初到期,提供8.6倍實際槓桿,引伸波幅約27%,屬長期價外的長實認購證。假如認為港股可能只會緩慢向上,則應選擇較中期的貼價證,避免時間值損耗蠶食了應有利潤。除選擇窩輪條款外,投資者亦要因應不同市況變化,控制入市注碼,做好風險管理之餘,也可令入市策略更靈活。
假設投資者看好後市的同時,計劃買入一手(1000股)長實,以周二收市價78.95元計,不計手續費所需資金是78950元,如將資金改為買入窩輪,應如何計算買入數量呢?計算方法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方法是將買入股數除以每股對沖值,第二種方法是將投資金額除以實際槓桿,便可得出實際投入窩輪的金額。
享受槓桿勿忘風險
以中短期貼價長實認購證A為例,行使價80.18元,實際槓桿12.8倍,對沖值48.4%,換股比率10兌1,買入1000股長實,相等於1000股/48.4%x10=20661股。另一計算方法可得出相若結果,一手長實入市資金相等於78950元,以78950/12.8=6167.9元,以股證價0.3元計,應買入20559股。由於窩輪A每手交易單位為10000份,投資者折合應買入2手窩輪A。
投資者的目標如果是博取5%升幅,假設一星期後(11月28日)長實股價升至82.9元,買入1手正股可獲取3950元的利潤。如買入窩輪A,理論價值將為0.498元,買入兩手的利潤是(0.498-0.3)x20000=3960元,與買入正股相若。上述例子正好說明,窩輪可以利用較少的資本博取同樣的利潤,亦即市場所謂的「刀仔鋸大樹」。投資者應衡量本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對後市走勢的信心,適量調高或調低投入窩輪的資金。
不過投資者在享受窩輪的放大效應之餘,亦不要忘記所涉風險,如將擬投放在正股的資金全數放在窩輪身上,根據以上例子,78950元資本可買入約26萬份窩輪A,數字上相等於控有2.6萬股長實,涉及資金理論上相等於205萬元,其風險程度之大,可想而知。
基於每個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都有所不同,很難說哪一種注碼運用方法最好,最重要的還是不要將投入超越本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注碼。
李錦
法興證券衍生工具部高級副總裁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李錦是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