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沛敏報道】政府將於明年上半年推出新入境計劃,內地或海外人才毋須先獲本港僱主聘用,也可申請來港居住,當局會以計分制審批申請。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正研究計分的標準,其中申請人的年齡並非愈年輕愈高分,年約二十八歲至三十五歲的壯年人士獲得的分數將最高,因此不會與剛畢業的大學生構成競爭,反而是投入壯年中層職位的市場。
每年最多批出二千宗
特首曾蔭權上月在施政報告中宣布明年上半年推出新入境計劃。政府消息指出,計劃毋須立法程序,但細節會先交立法會討論,預計於明年三、四月公布詳情,現正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制訂計分的標準,包括申請人不同的年齡、資產、學歷、專業資格等可獲分數。當局預計初期每年最多批出一千至二千宗申請,但申請人必須符合最低要求的分數,而且基本上都有大學學歷資格。
消息又稱,申請人獲批來港後,首年即使找不到工作,也多可獲准續期居留;但若第二次續期時仍未有工作,當局會審慎考慮;當局會以「1-2-2-3」的方式處理續期申請,即來港一年後可獲續期居港兩年,然後再批兩年,住滿七年可獲永久居民資格。至於某些行業的人才會否獲得加分,當局仍在考慮中。
合眾人事顧問總經理蘇偉忠說,本港正缺乏高學歷及有多年工作經驗的人才,相信每年輸入一、二千名這類人才,對本港壯年中層人員衝擊不大。
兩年四萬八專才來港
此外,保安局長李少光昨在立法會會議上回答議員提問時稱,已初步完成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的成效研究,發現每一名內地人才可平均為其服務的公司開設一點八個新職位;而在過去兩年,即○三年十一月至今年十月,通過不同計劃獲批准來港工作的海外及內地專才共有四萬七千九百七十二人,當中三萬九千四百五十八人通過「一般來港就業政策」來港,七千六百六十五人通過「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來港,三百六十五人為來港修畢大學或以上課程的內地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