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細良
古代中國政治最為研究者目炫神迷之處,是那套充滿象徵的政治儀式,例如大臣與皇帝奏摺往來時字字斟酌,深怕一不留神被敵對派系官僚有機可乘,大做文章變了人頭落地。滿清皇朝已結束了九十多年,但那種充滿謎語、象徵及儀式的政治禮儀,仍然在北京照樣上演。劇目換了,主角換了,但劇本還是那樣。
迷戀人物評價
最近海內外中文傳媒都為國內舉行紀念胡耀邦誕生九十周年座談會而大做文章,爭相研究當中有甚麼微言大義。大家的討論,圍繞究竟中共領導怎樣稱呼胡耀邦,有沒有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等名堂?究竟今次是否破格,抑或只是尋常幹部的規格?為甚麼不遲不早,偏偏要等胡錦濤去南韓釜山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時召開紀念座談會,當中是不是有甚麼不可告人的內情……?
一大串問題在中國唐人街小圈子中傳播,大小茶樓交頭接耳,維園阿伯通通搖身變成了北京學(Pekingology)專家(美國專門研究中國領導人在媒體上的排位、動作、官方稱呼,來推測中南海人事變動的專門學問)。
並非政改訊號
人類已經踏入了二十一世紀,連保守古老的大英帝國,也換上新一代政治人貝理雅新衣近十年了,千古罪人肥彭也潛心著書立說離開政壇,但中國人仍為胡耀邦紀念活動規格及微言大義而爭論不休,是荒謬?還是諷刺?難道中國人的政治生活,就要消磨在這些所謂黨內外評價,黨內若干歷史問題決議、平反、恢復名譽等儀式之中?環顧全世界,惟獨中國人最迷戀這種自虐式的所謂人物評價。
建國以來,政治人物不停被打倒、否定,然後是平反、恢復名譽、紀念、開座談會,大樹典範,然後又再一次在政治運動中被打倒,周而復始,沒完沒了。將中共中央紀念胡耀邦,解讀成為中國政治改革訊號,實在是一大美麗誤會。
今天拿這張「胡耀邦信用卡」來刷!刷!刷!說穿了很簡單,共產黨也需要領導權威,單靠功利式每年經濟增長,去維持一黨專政已不可能,因為發展失衡,已浮出枱面,這才有總理溫家寶為弱勢社群說話的需要。「胡耀邦信用卡碌一碌,共產黨聲望谷一谷」,這就是紀念胡耀邦的作用。今天的共產黨是中共歷史上最現實、最沒有意識形態的政黨,甚麼有用的都可挪來,看看靈不靈光。
提高政黨威望
胡耀邦生前在意識形態層面最為知識分子推崇的,是人道主義及思想解放。中國人經歷文化大革命,以黨之名義摧殘人性人倫。胡耀邦認同社會主義需要人道主義思想,在當時是一大突破。第二是他容許不同思想交鋒,在理論意識形態層面進行辯論。若果今天的共產黨是真正高舉胡耀邦思想,為何不斷有人因言論入罪?因網上留言被拘捕?網站新聞組全面受到公安監控?報刊編輯因揭露黑幕而被迫害?連由共青團老幹部撰寫《胡耀邦傳》也只能出版第一卷,要刻意避開八十年代這一頁。我相信當有一天執政黨面臨權威問題,政治上又有需要信用卡來提高威望時,又可以再搞趙紫陽紀念座談會,借他的美名來一用,大家又鼓掌高呼,認為政治改革已來臨!
這些在中共黨史上的歷史人物,與其他甚麼李鴻章、洪秀全、李秀成、海瑞一樣,都只是任由權力裝扮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