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這邊,投資者及市民對於窩輪市場的監管,仍然有很多意見。有些人甚至認為,要大力監管窩輪市場,法例及規則便要訂得嚴些。但在新加坡那邊,卻再次搶先發行香港股票的窩輪,上次是建設銀行(939),今次是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823),使人覺得新加坡市場比香港市場走得更前更快。
現行香港的做法,是港交所每一段時間會制訂一份可發行窩輪的股份名單。假若碰上市值達百億的股份上市,按照上市規則,是容許在市場觀察20天以後,可以批出豁免,容許窩輪發行商發售新輪。
正因為有此規定,所以每當有大型新股上市,香港的窩輪發行商不能即時發輪,但在新加坡卻沒有此限制,可以即時發行窩輪。
發輪早着先鞭
有說新加坡市場對於當地股票的監管很嚴格,但只要衍生工具的對象不是當地股份,法規會訂得較為寬鬆。筆者沒有深入研究新加坡股市的法規,所以不敢胡亂下判語,但新加坡市場既然能夠在領匯上市當天便發行窩輪,明顯地比香港早着先鞭。
這次在新加坡發行領匯窩輪的機構,是麥格理及BNP,兩間公司都是香港主要窩輪發行商。未知道在新加坡發行窩輪的要員,是否又是來自香港公司的同一班要員?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