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過敏處理不善易哮喘

嬰兒過敏處理不善易哮喘

【本報訊】一項調查發現,母親對嬰兒過敏症狀的認知不足,處理時欠缺警覺性。有專科醫生指出,近年嬰兒出現過敏症狀有上升的趨勢,如果處理不善,嬰兒長大後出現其他敏感症狀的機率會大增,呼籲母親在子女初生至六個月大時完全以母乳餵哺嬰兒。

多由食物敏感引起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上月以電話訪問五百零二位母親,結果發現三成六的六至十二個月大嬰孩曾被醫生確診出現濕疹等皮膚過敏症狀。六成六受訪母親稱,在處理有關症狀後,症狀沒有得到改善或不時復發;其中四成四人說,沒有因而感到有壓力,因為認為過敏不是一個大問題或相信這些症狀會慢慢消失。
兒科專科醫生譚一翔說,嬰兒過敏非常普遍,而在各種過敏症狀中,最早出現的一般為濕疹。他強調,不少人以為濕疹「大個就會好」,又或以一些「家傳秘方」自行治療,以至延誤診治。他強調,如果處理不善,嬰兒長大後出現其他敏感症狀的機率會大增。他又引述研究指,曾患上濕疹的嬰孩長大後患上哮喘的機率比正常人高出三至五倍。
譚一翔稱,其實一歲前出現的濕疹大多由食物敏感引起,所以家長應作預防性飲食治療,建議母親在子女初生至首六個月大時完全以母乳或半水解奶粉予以餵哺,其後逐漸加入固體食物。
梁太的五歲女兒梁伊彤在出生不久後出現濕疹,梁太於是為女兒塗潤膚霜,但情況卻沒有顯著改善。直至四個月後,梁太才發現原來女兒對奶粉敏感,在轉用半水解奶粉兩周後,女兒的濕疹才告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