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住阿仔,在榕樹頭天后古廟前地眾多迷幻阿伯身邊,一邊聽現場非洲擊鼓,一邊瀏覽地攤上的宣傳單張,發現第三屆社運電影節的簡介。電影從十月初映到上周日,閉幕錄像圍繞灣仔重建的種種。叫做社運電影,也許略沉重,其實都是地球村切身攸關的話題。譬如加拿大導演的作品,探討牙買加這個度假天堂遊客永遠不願見到、事實上背負巨額國債的風/慘情。又有閩南話對白的台灣老農民,展示粒粒皆辛苦的勞碌,訴說着,種田,就當是一種修行。到小樽度假的香港人,可以看看日本阿賀河的錄像,河養活了小村莊的老人,上游忽然蓋了工廠,水銀流入河裏,老人怎樣捍衛自己的生存空間?喔,讓人想起我們的東江水。
世貿殺到來,99年西雅圖世貿會議,主流媒體以外的街頭貼身映像,重溫的,不一定是香港警隊,對示威人士一向有偏見、標籤他們是暴民的本地中產(許仕仁的「信徒」),看過錄像,動一下腦筋,也許能有深層領會。
社運電影缺乏宣傳,影評人不可能推介,民間團體資源有限,難得仍努力維持,做了三年,算了不起。組織者是學聯和錄影力量,兩個團體,十二月肯定也會跟進世貿在香港的MC6會議。許仕仁口中對普選怕得要死、醞釀逃亡的中產,會盲目照單全收曾俊華那套世貿造福窮人的謬論。你不是中產,你不曾有機會「給數碼港一個機會」,十二月中的世貿周,就得昅實曾俊華,不要讓他跟大財團打籠通,賣完你豬仔,還用劍捅你屁股兩下說:這是造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