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身經歷回饋病房<br>抗癌高考狀元做了醫生

切身經歷回饋病房
抗癌高考狀元做了醫生

【本報訊】先後成為會考及高考狀元的抗癌勇士吳家榮,剛修畢中文大學醫科學位課程,畢業後選擇在昔日接受化療治療的屯門醫院當實習醫生。由病人變成醫生的他,以切身經歷勉勵抗癌病人,「十年前,我生骨癌,重切咗隻腳;十年後,我重好人好姐企響度,你睇吓我,係咪覺得我無事?希望你同我一樣,會好番。」 記者:白琳

香港賽馬會昨日舉行晚宴,祝賀獲馬會頒發獎學金的二十六名大學生畢業,畢業生之一的吳家榮,其母昨陪伴兒子出席晚宴時說,看到兒子畢業,從前無盡的擔憂一掃而空,「以前唔會畀佢睇到我唔開心,等佢可以專心醫病,𠵱家我就唔使再擔心啦。」
吳家榮希望將來當內科或骨科醫生,雖然康復後體能比一般人差,走路永遠牽着義肢,容易感到疲累,但他不會放過任何一次與病人交談的機會,「同病人傾偈係好重要嘅,佢哋唔開心食唔落嘢,我會講咁我食埋佢哋嗰份,佢哋就會開心番晒。」
另一名獲頒獎學金的鍾志豪,也是由病人變成醫生。他在浸會大學修讀中醫課程時,患上成因不明的「再生障礙性貧血病」,骨髓不懂製造紅血球,血液呈黑色,最嚴重時每周都要接受輸血,每次需時八個小時。

望改善內地醫療系統

鍾志豪指出,患病初期情緒低落,常向母親發脾氣,試過弄得母親一邊煮飯一邊流淚,不慎燙傷了手,之後「我就乖啲,準時食藥,有佢支持,我先有今日。」停學治病一年後終康復,現為中醫師的他正在中大修讀公共衞生碩士課程,希望日後到內地改善醫療系統,讓窮人享有完善醫療服務。
該項獎學金每年頒予二十六名香港及內地的優異大學生,每人可獲二十九萬元,作為在港三年的大學學費及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