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興行(1047,發行3.60億股,市值1.60億元)今年每5股供1股,供0.60元,現時跌至0.445元。供股不足頗,僅78%認購。公司正副主席持股量,由57%增至60%。
■毅興行的主業是產銷着色劑及合成樹脂,亦從事塑膠原料貿易。這個行業,最怕石油漲價。04年(6月年結),毅興行業績大受油價急升之苦,純利1328萬元,急跌67%;05年,純利1710萬元,回增29%。
去年仍是充滿挑戰1年,原因是油價高企不下,原料漲價,毅興行成功擴闊客戶基礎,定單數量與售價均有顯著上升,營業額12.44億元,增22%。但成本上升,新廠房投產涉及較大開支,拖低整體毛利率。05年曾為滯銷存貨撥備377萬元(04年:無),不計撥備,業績增長實際逾5成半。
■06年,若然油價近期下跌的趨勢持續,毅興行業績將可進一步好轉。毅興行市值僅1.60億元,1年盈利2千餘萬元,預期PE6至8倍,不難做到,只代表每做100元生意,賺取1.50元至2元左右。市場競爭雖烈,毅興行有35年歷史,仍處於相對優勢。毅興行年前開拓新業務,產銷PVC膠粒,不斷取得新客戶及定單,集團對此寄望甚殷,預期今年會帶來回報,並成為06年業績強勁的增長動力。
■毅興行狂升暴跌,現價回到94年上市水平,投機一博可取之處:1博油價下跌,公司邊際利潤上升。2公司年報中所指產銷PVC膠粒業務成為06年業績強勁增長動力,博能夠兌現。能否兌現,油價變化當然是支配因素之一。305年6月底,每股帳面NAV0.92元,股價有折讓52%,折讓率對股價有一定支持作用。
■毅興行的負面因素有:105年6月底淨借貸1.53億元,淨借貸比率46%,不算偏高,但較1年前的32%高出不少,而今年5月上市以來首次供股(集資僅3600萬元),不知會否「再來1次」。2存貨1.86億元,大增56%。3應收帳2.75億元,增31%。
Short8億港元
■05年6月底,毅興行沽港元買美元的遠期外滙合約高達8.36億元(1年前4.37億元)。毅興行解釋此項安排是為了減低營運的外滙風險。
●毅興行是中高度風險/回報股份,投機持有只能酌量。要大量買賣亦不可能,街貨市值僅6千餘萬元,而年初至今平均每周成交量僅53萬股,每日成交金額以現價計僅5萬元。
Extra
兩位老許8億變7千萬
毅興行(1047)前身在1970年由現任主席許世聰與副主席許國光聯合創辦,94年上市,招股價經調整後為0.91元,是上世紀末的火箭股/泡沫股。
96年初,毅興行在半年內狂飆逾4倍至4.87元。兩名老許所共持的1.64億股(半年前5供1後增至逾2.05億股),一度價值8億元,現在只值7千餘萬元。
兩名老許去年各支酬金306萬元,共712萬元,相等於去年純利1296萬元的55%。96年,毅興行全盛時期賺6120萬元,2人酬金300-400萬元,相當於當年純利的6%而已。
許世聰不是許國光的父親,因為他現年58歲,只較許國光年長2歲。亦不是兄弟,否則年報應有述及。同鄉兄弟,或有可能。
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