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就去年有一名護士懷疑注射預防流感疫苗後出現腦膜腦炎,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梁栢賢表示,由於該名護士是在注射後十天才出現腦膜腦炎,故相信與疫苗無直接關係;而該署去年為十九萬人注射疫苗,約百分之二,即共有四千人出現輕微副作用,如針口處局部痛楚、發燒、肌肉痛及敏感出疹等情況,並無出現嚴重副作用個案。
針口處紅腫痛楚
梁栢賢昨日稱,該中心今年為八類人士提供免費疫苗計劃,自本月初起已有七萬三千多人接受注射,由於反應熱烈,估計預留二十五萬支疫苗未必足夠應用,所以已多訂購二萬五千支疫苗,料在下月中付運扺港,而本月底又會有一批預防流感疫苗供給私家醫生,可紓緩短缺情況。
衞生署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在注射疫苗後約有百分之二點一人士出現輕微副作用,以十九萬人計算,即約有四千人在注射疫苗後出現不適,當中最常見的副作用為針口處局部反應,包括紅腫及痛楚等;其次有百分之零點七出現疲倦及肌肉痛;百分之零點一出現類似流感症狀;另有極少數人出現如蕁麻疹等輕微過敏反應,估計有十五人。
該署發言人重申,全部個案的副作用均屬輕微,而百分之二個案出現不適的比率也較文獻記載的為低,因為一般約有百分之七至五成人會出現針口處的局部反應、一成半有肌肉痛及最高一成三會出現疲倦。
後天辦應變演習
醫管局主席胡定旭昨日出席一場合時稱,該局正跟進該名護士的個案,正了解她於去年感染腦膜腦炎是否與注射流感針引起併發症有關。他認為只屬個別事件,該局會繼續為醫護人員注射流感疫苗。
包括特首曾蔭權、衞生福利及食物局、醫管局及衞生署等部門,在周四舉行大型流感應變演習,測試各方協調措施,醫管局於本月八日曾在屯門醫院及聯合醫院進行一次小型演習,該局事後檢討,認為接收禽流感的醫院隔離病床可能不夠,資訊控制中心的傳真機不足,影響醫院與總部溝通;也發現有醫護人員全程均戴上手套,與感染控制措施建議有需要時才戴上手套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