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展品最有睇頭<br>港辦創新科技及設計博覽

北歐展品最有睇頭
港辦創新科技及設計博覽

雖然今年本港出口保持高增長,但面對各項不利因素,如美息高企及海外市場需求放緩等,本地公司將面對頗大挑戰。迎刃而解的方法,自然是加強產品的質量和設計,為使港商朝這方向而行,香港貿易發展局首度舉辦「創新科技及設計博覽」,志在提升企業的創意、科技及設計水平。

昨天開幕的「創新科技及設計博覽」,一連三天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免費開放給市民參觀。參展商約有200家,除了本地精英,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過江龍」,展示嶄新工商業應用科技和各種設計方案,大會還策劃一系列國際會議、工作坊及商貿配對活動,讓業界有更多機會交流及分享專業意見和經驗。
博覽分為七大主題展覽館,分別為環保技術、電子科技、生物科技、納米技術、設計、創意及品牌市場推廣。若論吸引力,北歐設計強國──丹麥、芬蘭、挪威及瑞典參展商帶來的產品最具「瞄頭」,展會首天早上所見,人流最多。

名師設計實用時尚

簡約、時尚、實用是北歐設計的主要賣點,場內可見到該地區多位設計大師的精心傑作,展品以家具及家用品佔多數,例如芬蘭知名設計師PirkkoStenros及YrjoKukkapuro分別設計的衣櫃及椅子也可在場中看到。一系列丹麥設計師設計的沙發及座椅,更讓入場人士隨意試坐,許多參觀者坐下後也聲言很舒適,不願再起來。
至於本地參展商展示的產品,種類繁多,包括服裝、電子產品、家品、家具以至建築材料,但有着一個共同點,就是講求創新及設計獨特。就如Nano-Fabric以納米技術配合電子物料製成的衣服,可利用太陽能來為手機充電,適合戶外求生之用,是該公司最新研發的產品之一。

創新科技及設計博覽

展覽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2號展覽廳
舉行日期:2005年11月21至23日
     上午9時正至晚上7時正
     (最後一天晚上6時30分閉幕)
入場費用:免費,公開給大眾參觀
網  址:www.innodesignexpo.com
記者:袁國守

以納米技術配合電子材料製成的衣服,可利用太陽能來為手機充電,是本地展商Nano-Fabric的得意傑作。

芬蘭設計師HeikkiOrvola設計的玻璃蠟燭台Kivi(Stone),專給用者用來許願。

名為One的坐卧兩用長沙發,是丹麥設計師LeifJorgensen03年的創作,造型前衞,坐下去叫人昏昏欲睡。

近年泰國設計的家品深受本地用家歡迎,道理很簡單,因他們的產品又「潮」又實用,OnerIndustrialDesign設計的這款榨橙汁器,便是絕佳的示範作。

北歐家具以簡約設計著稱,芬蘭展商DuratTonester帶來的浴缸是上佳例子,其膠製物料50%可循環再造。

丹麥設計師VernerPanton71年設計的Panthella座地燈,沒絲毫過時的感覺。

這款線條簡單的衣櫃Muurame,配上鮮紅色,頓時魅力四射,由PirkkoStenros設計,概念源自20世紀樸素室內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