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4-36」已成過去。不少女性試衫時,發現穿來穿去都穿不出時裝應有味道,就自責沒「魔鬼身材」。其實問題不在女士們,而是時裝設計師漠視了女性身形在過去五十年的轉變,只顧一味為上下圍相若兼擁有黃蜂腰的傳統標準身形設計時裝。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發現,現時一百名女性當中,僅八人擁有傳統「沙漏形」的葫蘆身材,其餘女性不是上重下輕,就是呈「長方形」或「啤梨形」。所謂「沙漏形」,就是五十年代電影女星蘇菲亞羅蘭那樣,胸圍臀圍相若而腰肢纖幼的玲瓏身形。
研究發現,六千名接受分析的美國女性當中,最多人屬水桶一樣的「長方形」,佔四成六,即腰圍比上圍或下圍小不足九吋。兩成女性屬上輕下重的「啤梨形」,即下圍比上圍多至少兩吋。一成四女性屬「倒三角形」,意味上圍比下圍多三吋或以上。
成衣多適合葫蘆身材
委託進行這項研究的模特兒公仔製造商「阿爾瓦」公司,希望透過這項研究,敦促時裝界照顧大部份女性。該公司行政總裁王小姐Janice指出,「大部份成衣商只設計適合『沙漏形』身材的服裝」,但現行的尺碼標準其實已過時,如業界希望打開現時被忽略的市場,就需要作出轉變。
英國著名時裝設計師KatherineHamnett同意這說法:「時裝界忽視女性的真正身形,只是愚昧地盲從傳統,會自食其果。」她又說,認為大碼女性不是理想設計對象是錯誤想法。「多胖不重要……任何身材的人都可以漂亮。」
腰圍比50年代增六吋
英國去年也有類似研究,亦發現現時女性腰圍平均比五十年代的女性暴增了六吋。阿爾瓦總裁王小姐認為,美、英人士飲食習慣和生活模式接近,因此改變趨勢亦相似。此外,近年整形手術大流行,隆胸、抽脂等各種手術造成人工化身形,亦影響研究結果。
對於女性身形有所轉變,著名時裝公司LizClaiborne已表示會作出對策,公司副主席巴倫稱會逐步改變服裝的設計,向女性提供更稱身的服裝。
《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