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曲棍球總會為吸引本地青少年參與曲棍球運動,早前推出「迷你曲棍球推廣計劃」;而曲總還將訓練集中在周日早上進行,以便參與的小童能與家長在周日假期一同享受曲棍球的樂趣。
迷你曲棍球主要為六至十二歲的小朋友而設,而訓練內容主要集中在曲棍球的基本技術及概念,如傳球、控球、過人、攔截、射門及走位等;由於曲棍球為隊際球類運動,故教練指導小學員基本技術之餘,也會明確指出,與隊友合作的重要性,從而希望養成小朋友與人合作溝通。
穿護脛牙膠作保護
相對起足球及籃球等隊際運動,曲棍球可說是相當安全,但為減低小朋友在訓練中的受傷機會,訓練時必須穿上護脛。另外,亦會建議學員帶牙膠,以保護牙齒及口部。訓練之餘,當然還要比賽,曲總每年也定期安排青少年聯賽,給小朋友們在賽事中一展身手,而有興趣的人士可登入香港曲棍球總會網頁:www.hockey.org.hk,查詢有關課程。
曲棍球知多啲
–曲棍球風行於多個國家和5大洲,是一項由11名球員所組成的隊際運動,比賽目的是要把球射入對方龍門藉此得分,除正統的11人曲棍球賽外,也有5至7人組成。
–曲棍球源於公元前二千年,據資料顯示,波斯人、埃及人、希臘人和羅馬人曾用曲棍和球進行運動;男子曲棍球於1908年成為奧運項目,而女子曲棍球遲至1980年始為奧運項目。國際曲棍球聯會於1924年由7個歐洲國家組成,並傳至世界各地。
–比賽方法,與足球相類似,兩隊各11名球員對賽,比賽分上下半場,各35分鐘,中場休息五分鐘。球員用曲棍把球擊進對方球門便可得分。
–每隊由不超過16名球員組成,但比賽期間只允許11位球員上場比賽;賽事須指派4位職員負責執法,當中包括1位技術官員,兩位裁判員,以及1位第四(後備)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