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徵家居垃圾費 全盤費用將公開<br>廢物處理10年計劃出籠

擬徵家居垃圾費 全盤費用將公開
廢物處理10年計劃出籠

【本報訊】政府研究多時的固體廢物處理政策將於下周出籠,據悉這份文件為香港訂下未來十年的廢物處理計劃,包括政府會開徵家居垃圾費;明年又推出生產者責任法案,車胎、電腦及電子產品、充電式電池率先納入法例,有關批發或零售商要負責回收產品;以及每名市民平均每天使用五個膠袋,將來購物時每取一個都要付費。 記者:謝穎詩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下周推出的政策大綱,主要目標是希望減少製造垃圾,因此,政府訂出整套計劃,由收取家居垃圾費;生產者責任制,到廢物回收,都是藉以減少廢物,最後剩餘的廢物則會用高溫焚化。

膠袋徵費較可行

消息人士表示,政府對收取垃圾費的方法持開放態度,但今次一定會讓公眾明白,差餉只收取了處理垃圾由家居送往垃圾站的一小部份,今次政府會將全盤處理費用公開,讓公眾了解垃圾由家居運到垃圾站,再送往堆填區處理當中所涉及的龐大處理成本。
他指出,世界各地都推出各種不同的家居垃圾收費,政府暫時覺得台北以「垃圾隨膠袋徵費」較為可行。台北在○○年七月開始,透過規定市民購買指定垃圾膠袋來徵收垃圾費,若市民減少廢物量,便可減少買膠袋,當年台北市徵收垃圾費四個月後,垃圾量即時減少近四成。
政府另一個構思,是將家居垃圾交由屋邨管理公司負責,政府按屋邨的住戶人數,再評估垃圾數量,計算出平均每名住戶需要承擔的費用。

立例回收舊產品

消息人士又指出,希望明年可以就生產者責任制提交法案,訂立法案之後,各種商品便可以逐步以附例形式加入主體法例之內,預計在明年底,回收車胎可以首先推行,屆時批發或零售商要負責回收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