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Preiss筆記:石油股又屆吸納時

MichaelPreiss筆記:石油股又屆吸納時

油價跌而股價升──這個油價與股票市場指數呈反向起伏的關係,自10月開始便存在了一定的韻律。油價自颶風卡特里娜吹襲前的高峯回落了足足20%,證明了在紐約商品交易所和倫敦金屬交易所的能源期貨炒賣集團是如何猖獗。

不過,在我的教科書中,有關全球石油的公式一直沒有改變,投資者亦不妨把握現時油股因回吐而估值變得更吸引的時機,趁低吸納石油類股份。
沙地阿拉伯和海灣產油國家的產能已相當有限,而美國的煉油設施又呈現樽頸,這都是全球引以為憂的;縱使利率走高,但西方國家、日本、中國和印度的經濟仍穩步增長,這將會令原油需求維持強勁。油價會否跌回50美元1桶的水平?這絕對是有可能發生的事。那麼油價又會否重演在80年代中期,又或者1998年俄羅斯賴帳時一洩如注的局面?絕對不會。
這個觀點,促使我再次放眼於那些居於全球前列的油公司。除非油價跌至35美元下,這些企業仍兼備一流增長前景及極低估值的組合。

價值投資法派用場

試圖為市場尋底,就有如玩接下一把把下跌中刀子的戲法般危險,但我相信經過10月份調整後的油股,即使油價和能源股份尚有微幅下跌的空間,亦已跌至值得吸納的水平。華爾街對油股不加篩選的瘋狂拋售,難免殺錯良民,亦製造了吸納良機,因為每當出現血流成河的場面時,價值投資法更加用武有地。
油公司雪佛龍(Chevron)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10月的調整浪中,雪彿龍股價跌至56美元,較合併後的高位回落了足足16%。經過今次調整,雪彿龍的市盈率已跌至7倍,乃典型投資者夢寐以求的低水平。
根據華爾街投資銀行的分析家估計,雪彿龍2006年的每股盈利會有7.6美元,若然,則其股息收益將會是3.1美元,相當不俗。雪彿龍這家石油巨擘業務遍全球,去年的賣油收入多達1750億美元,較大部份第三世界國家的產值尤多。
另一家超便宜的石油大企業是ConocoPhilips。這家公司的資產全在俄羅斯和委內瑞拉境內,相信地緣政治風險亦是其股價偏低的原因。不過Conoco現價已跌至63美元附近,2006年的預期市盈率只有6倍。每當全球任何一間油氣公司的估值是如此吸引時,投資者便須加以留意。

沽Put最佳入市策略

較合理的入市策略,是在市場沽出沽空期權。假如Conoco的股價上升,你固然可以賺錢;假如Conoco的股價陷於區間窄幅橫行,你亦可把期權金袋袋平安;而即使油價繼續滑落,你亦可以低於每股58美元的超低價接貨。若出現最後一種情況,可套用阿拉伯朋友的說法「AhlanWaSahlan」,亦即是我們所謂的「無任歡迎」。
全球的能源看來不會那麼快耗盡,但由美國及西方世界支配石油的年代則肯定已接近尾聲。新興市場的經濟正急速發展,當中尤以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以超高速增長的經濟體對能源的需求更見殷切,正因如此,油價便宜的年代已一去不復返。
一個較難令人接受的事實就是,世界並非沒有石油,沒有的只是可以用低價榨取的石油。油價已登上長期上升軌,即使會在不同時間出現迂迴走勢,但最終方向仍是向上。換言之,低油價年代已結束。未來數年,油價的命運將會由中國和印度決定,假如這兩個人口大國的經濟繼續欣欣向榮,能源需求和油價均會易升難跌。
若你能細思一下地緣政治和宏觀經濟等因素,你應知道石油股是只宜買不宜沽,尤其是一些綜合石油能源公司的併購活動,極可陸續有來。
能源股和石油相關投資將成為其中一項長線投資佳選,亦會成為未來十年其中一個跑出的行業。既然現時存在了以極吸引估值累積石油股的良機,投資者自然要密切注視。
[email protected]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