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前的暑假,懷着期盼心情迎接中六生涯的葉健強,因一次嚴重意外導致四肢癱瘓,被迫停學。突然而來的噩耗卻未有消磨健強的意志,出院後他推着輪椅四出找學校「收留」,雖然處處碰壁,卻從不放棄,結果終於感動學校伸出援助之手,並斥資五位數字金額在校內加添傷殘人士設施,讓健強可自由穿梭校園每個角落。老師說,健強「跌低再站起」的故事,已是一套活生生的生命教材,希望時下青年學習他積極面對的態度。
健強是一名運動健將,游水、打波樣樣皆精。○三年,健強重讀中五那年的暑假,為賺取翌年升上中六的學費,到康樂文化事務署轄下的泳灘當救生員,卻不幸在一次跳水訓練中意外傷及頸椎,導致胸腔以下部位癱瘓,此後不但需要以輪椅代步,吃飯、寫字更需特別器材扶助才可進行。
「由跳跳紮到郁唔到,甚至連食嘢、唞氣都好困難,的確好唔開心,但三、四個月之後自己心情開始平復落嚟,喺醫院見到咁多病人,其實自己都唔算係最慘嗰個。」
健強不但未有自暴自棄,意外發生一年後他更積極部署重返校園。「自己住喺屯門,所以搵過屯門好多學校,但學校都因為冇傷殘人士設施而收唔到我。」以為重拾書包無望之際,健強重讀中五時的母校元朗伯裘書院卻為他重燃希望。「最後搵母校幫手,佢哋竟然冇推,一口就答應。」
健強是伯裘書院首名殘障學生,他的物理科老師吳燕萍說,校方除斥資五位數字金錢在校內增建約二十個斜台,讓健強可自由出入外,開課前更與其他學生講述健強的遭遇,以免其他學生投以特別眼光。
媽媽是最大的支援
校方又特別安排了一名新移民學生,每日午膳時陪健強取飯盒及餐具,並陪他吃飯。「因為健強性格唔鍾意求人,所以我哋同時會要求健強教嗰個新移民學生講廣東話,等大家可以互相扶持。」
媽媽是健強的最大支援。葉太說:「見到個仔企得咁硬,自己都會繼續撐落去。」健強承認自己日後的發展會受到身體殘障所局限,但希望可以升讀大學,修讀工商管理課程。協助健強的自強協會促請政府增撥資源,協助殘障學生升學。
記者:盧文烈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