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控股(002)基於本港電力市場漸趨成熟,近年銳意拓展海外市場。中電控股常務董事兼行政總裁包立賢表示,集團會繼續在海外物色回報理想的項目,特別是有意將國有電力資產出售的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不過,他對內地持謹慎態度,因為內地電力市場仍受政策主導所影響。
【本報訊】包立賢接受訪問時表示,繼年初以逾120億元收購澳洲電力資產後,集團仍會積極在海外進行收購。他說:「目前亞太地區仍有很多投資機會,如澳洲的昆士蘭及維多利亞省,中電會繼續密切留意。」
澳洲效益 明年業績反映
他預期澳洲業務可在未來的12至18個月內,產生協同效應,今年下半年會有初步成效,並在明年業績中全面反映出來。中電上半年營業額166.26億元,增長13.76%,其中約82%(136.38億元)來自本港市場,增長8.56%;海外市場佔總收入17.57%,增長48.63%。以純利計算,海外業務純利10.1億元,約佔總純利25%,增長27.69%。本港業務純利35.1億元,增長僅5.18%。
投資海外非為分拆上市
中電澳洲業務整合後改名為「TRUenergy」,上半年只趕及將1個月盈利貢獻入帳。
對於港燈(006)擬將旗下澳洲業務分拆上市,包立賢重申,無意仿效港燈做法。他說:「中電購入資產是認為業務吸引,主要目的並不是看中在購入業務後可將其上市。」他強調,澳洲業務於較早前完成發行債券後,目前資金方面不成問題。
至於澳洲以外地區的發展,包立賢指中電現時在內地、印度、泰國及台灣均有電廠資產(見表),目前發展情況良好,未來集團會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地尋求發展機會。他說:「中電一直對東南亞地區充滿興趣,並正在等待當地政府出售國有電力資產……若果新加坡落實出售資產,預期中電會動用數以億元在當地進行收購。」
收購金額將以億元計
有關內地市場的拓展步伐,包立賢表示,中電仍然維持「小心」的發展態度。他說,內地與印度一樣是龐大而具發展潛力的市場,目前中電已是內地最大的海外電力投資者,不過由於內地電力市場仍然受到政府的嚴緊控制,暫時尚未是加速內地發展步伐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