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75%受訪者遇航班延誤

內地75%受訪者遇航班延誤

中國消費者協會首次公布京津滬渝川五地航空服務調查報告,結果顯示航班延誤補償、消費者知情權及航空公司的規定缺乏合理性均成為關注焦點。
近年航空消費投訴有上升趨勢。據統計,○三年七月至○五年六月,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和四川五地消費者組織共接獲七百宗投訴,涉及消費者超過一萬人次。

延誤賠償欠標準

調查顯示,七成五受訪者表示曾遇航班延誤,近九成消費者認為航空公司應明確規定航班延誤後的相應服務和補償。據悉,去年七月一日國家民航總局發布了《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指導意見》,但大部份航空公司至今未公布補償標準。
航班延誤問題突出乘客缺乏知情權,一半受訪者表示航班延誤後,航空公司沒有解釋原因,或將延誤原因一概歸為突發情況,受訪者認為此舉侵害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和索償權。
對於航空公司的規定,大部份受訪者認為不合理,如:託運行李損壞、丟失賠償每公斤不逾五十元人民幣,七成五受訪者認為賠償偏低,與國際航班每公斤一百五十五港元的賠償標準不協調。
對此,民航總局運輸司正進行深入研究;至於行李丟失賠償標準過低問題,國務院法制辦已展開了討論,正進行修訂。
《上海青年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