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審計署署長報告揭露梁展文擔任屋宇署長期間,把價值逾五億元樓面面積白白輸送給嘉亨灣發展商恒基地產,原來是由一封告密信引發。審計署署長鄧國斌昨透露,○二年事發期間,有人以匿名信向審計署告發,該署不久又看到《蘋果日報》報道,遂開始搜集資料,至今年四月正式到三個涉事政府部門展開調查。他又批評梁展文召開政府跨部門會議時,突邀請兩名外界人士出席,卻無說明二人有無利益衝突,最後採納他們意見,運用酌情權額外撥地,做法不恰當。 記者:呂焯均
嘉亨灣原本規劃只建一千個單位,審計署發現三部門失職,最終政府額外多撥逾一萬平方米樓面面積給恒基,令建成單位大增至逾二千個,導致政府損失巨額地價收益外,也令該區人口密度大增,影響居民生活。
獲入伙紙才可調查
審計署長鄧國斌昨接受訪問說,○二年審計署曾接獲匿名信,當中提到嘉亨灣額外撥地問題。其間該署也見到《蘋果日報》報道嘉亨灣的批地問題,由於事件涉及重大公眾利益,故該署已開始設定為調查項目,搜集資料,看是否有足夠資料去決定展開下一步的正式調查。
不過,審計署要等到今年嘉亨灣獲發入伙紙,顯示涉及的政府部門不會再跟進增撥地事件,審計署才正式展開調查,四月時該處派員到有關部門進行審計工作。「未出入伙紙前,各部門都仍然可以同發展商商討撥地問題,如果件事解決咗,審計署就冇嘢可以做。」
鄧國斌質疑,梁展文當年以身兼建築事務監督身份召開跨部門會議,但邀請兩名外界人士出席提供意見,這沒有先例,梁展文應清楚交代應邀的人士有沒有利益衝突,為何採納二人的意見,以及應把邀請外間人士的做法建立成為機制。
他指今次事件不單決定額外撥地的屋宇署長有錯,規劃署無規限嘉亨灣土地的建築物高度;地政總署也沒有在地契上註明政府設施已列入土地的總樓面面積。他以一隊輸波球隊比喻三個失職部門,規劃署和地政總署無做好後衛的防守工作,屋宇署也沒有做好守龍門的工作。
議員轟審計署太遲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則批評審計署不應等到今年才正式調查,否則,○三年發生的藍灣半島多批土地事件已可避免。
另外,屋宇署轄下諮詢組織會議紀錄以往都會公開,在嘉亨灣事件○二年發生後,屋宇署在沒有解釋情況下取消了有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