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財富 - 劉紹銘(嶺南大學榮休教授)

知識財富 - 劉紹銘(嶺南大學榮休教授)

介紹有關美國教育近況的專書,去年單在美國出版的,為數一定不少。《紐約書評》請了AndrewHacker一口氣重點介紹了六本。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起飛,「大款」日增,名牌滿地,容易使人心高氣傲,以為如此下去,再過十年八年,又可再來一次超英趕美,成為超級強國。
多言無用,我們看看數字吧。美國現有超過七百萬的本科生,分在約為2,600間專上學院或綜合大學就讀。在2002年間拿到學士位的,有1,291,900人。完成碩士或以上課程的,有606,958人。Hacker說後一個數字最值得注意,因為這等於說今天的美國大學生,已看清形勢,知道不論為發揮自己潛能也好、謀職也好,非得到研究院深造不可,他們修讀完學士位後,差不多有半數會更上一層樓。

另外一種數字也有參考價值。依2005年全國人口調查統計,今天美國三十至三十四歲的成年人中,只有百分之四十一在念完中學後就不再上學的。這種「人口」,數字日見減少。餘下的人口中,百分之三十二最少念完大學。另外的百分之二十七,都曾經斷斷續續的在大學或社區學院念過一段時間。
二千六百多間專上院校是個很大的數字,良莠不齊自所難免。頂尖的有長春藤學府和歷史悠久的州立大學,「拆爛污」的文憑工廠亦為數不少。有鑑及此,知名出版社RandomHouse今年出版了TheBest357Colleges:2005Edition,目標就是給這些院校定位。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這些學府,馳譽世界,早有定論,但像Creighton,Duquesne和EvergreenState這些名字,雖然不大為人知曉,但卻歸納於357「最佳」學院之內。稱得上「最佳」學府的,師資、學生質素和設備都應屬優良。最少設備方面不會簡陋得要學生土法煉鋼。
美國今天的富強,是歷年知識財富積聚下來的結果。種種前因後果,哪裏說得完?但美國公私機構一直不惜重資在教育架構上壓注,方向是對了。大學一向是知識的代名詞。富強的中國,只能從建立知識財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