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印資訊業崛起,新加坡為了提升自己的國際競爭力,誓言要在十年後,將新加坡打造成「智慧國」,並計劃在未來五年,大舉投資約五億五千萬港幣,積極培訓新一代的資訊人才。為了從小培養人才,明年開始,新加坡小學生,已可以接觸到高端資訊科技。
新加坡的新聞、通訊及藝術部高級政務部長巴拉吉直言:「印度、中國和其他國家正在發展自己的資訊工業,兩國勞動成本又低;當他們這麼做的時候,我們應該更進一步,這是保持領先不二法門。」
中印合作培訓軟件人才
軟件是資訊行業重要一環,對軟件大國印度和正在冒升中的中國,軟件人才現時都異常缺乏。深圳市軟件行業協會近日一項調查指,目前全國軟件從業員約七十萬人,人才最集中的深圳,已有十二萬從業員,但每年仍存在五萬缺口。為解決問題,中印已開始合作。深圳今年聯同印度軟件巨頭,重點培訓高端人才,準備用三年時間安排一千名中國人才去印度接受培訓。
印度作為全球備受關注的軟件外包市場,外包是指企業將非核心業務轉移至其他國家。印度的軟件外包業務,規模超過一百一十四億美元,而中國只有六億多美元。IBM本周便剛在印度成立首個海外設計中心,設計高端芯片。中國商務部政研室處長陳霖直言要加強政策措施,用五至八年時間追趕印度。
吸引學生投身資訊行業
中印在軟件業上激鬥,新加坡自然不敢怠慢,新加坡這項橫跨十年的鴻圖大計,名叫「智慧國2015」,明年起,資訊通信發展局將在三十間中小學校,設立全新的資訊課程,當局會跟蘋果電腦、新電信等業界合作,為學校制訂課程和提供培訓,課程內容包括軟件運用、數碼媒體與流動科技等,打算三年內會覆蓋一百五十家學校,希望吸引半數學生成為資訊業大軍。除了學生,亦會提高現有從業員的專業技術。
巴拉吉強調:「我們不僅要培養出科技專才,也需要精通企業策略的資訊專才,能夠利用科技來使教育、醫藥、物流和金融等其他服務業更具競爭性。」新加坡目前有十萬八千名資訊從業員,每年增加二千人。
《聯合早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