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這一步總比不走強」

「走這一步總比不走強」

胡耀邦是一名虛懷若谷、推崇民主和科學的中共領導人,他的政治生命因八六學潮而結束,他的病逝又引發波瀾壯闊的八九民運。一場在中共高層權鬥舞台上演出的紀念活動,雖然有高調低調之爭議,但仍然牽動海內外對胡耀邦的思念、對中國民主前路的思考。
在改革開放初期擔任副總理的田紀雲,撰文回憶共事多年的好友胡耀邦,指胡耀邦在堅持經濟改革外,還主張政治體制的改革,讓知識分子在寬鬆的政治環境下敢於講話、大膽創作。田紀雲說,胡耀邦的民主作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對年輕幹部的熱情關懷培養以及對鄧小平思想路線的忠誠,令他留下深刻印象。在中央工作的人都認為,「胡耀邦主持中央工作期間,是中共最民主,政治生活最正常、最活躍的一個時期」。

王丹:80年代政治最寬鬆

內地自由派人士、人民日報前社長胡績偉的夫人狄沙說,胡績偉未獲邀出席紀念活動,但能舉行紀念活動是一個進步的表現,「走這一步總比不走這一步強」。
而八九學運領袖王丹撰文稱,胡耀邦主政的八十年代,是中國當代政治史上政治氣氛最寬鬆的時代,也是全民理想主義高漲的時代。王丹指出,當年數以萬計的大學生,是懷着對他們心目中的民主派領袖胡耀邦的敬意,到天安門廣場悼念的。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