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八十一歲老婦的口腔發現二十條食肉蒼蠅的蛆蟲,引致口腔流血及潰瘍,被送入北區醫院治療,兩日後因敗血症死亡,衞生署昨日證實患者感染蠅蛆病,目前仍調查死因與食肉蒼蠅有否關係。醫學界表示,受蛆蟲侵蝕的傷口或有可能導致患者細菌入血,引致敗血症。 記者:梁洵瑜
衞生署昨日證實本港今年第四宗蠅蛆感染個案,患者是一名八十一歲老婦,她本身行動不便,居於元朗錦田石崗的松柏國際(香港)協會安老院,本月十四日被發現口腔出血,送進北區醫院治療。
侵蝕皮膚組織
北區醫院醫療人員在患者的口腔內發現十多二十條蛆蟲,已計劃為患者進行手術,清除口腔的潰爛患處,但患者兩日後,即本月十六日因敗血症死亡。衞生署發言人表示,死因是否與食肉蒼蠅有關,仍要與醫院了解更多資料才可確定。該署派員到死者生前居住的安老院調查,滿意安老院的衞生環境,現正了解有否其他院友同樣患上蠅蛆病,並把個案轉交食物環境衞生署追查,附近有沒有食肉蒼蠅出現。
蛆症金蠅俗稱食肉蒼蠅,寄生在哺乳動物身上,侵蝕身體上表面的傷口,尤其是身體孱弱人士的口、鼻、耳等部位,並在這些位置產卵。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稱,若食肉蒼蠅在皮膚或傷口上產卵,大量蛆蟲就會侵蝕皮膚組織,傷口容易有細菌入侵造成感染,甚至細菌入血,但過去死亡個案不算多。
病人傷口產卵
今年本港有四宗個案,去年及前年分別有八宗及九宗。二十多名患者中,多數是口腔被食肉蒼蠅侵襲,也有個別患者的傷口在鼻子、眼、下肢、外陰,甚至有兩名乳癌病人,因為腫瘤破爛,食肉蒼蠅在胸部傷口上產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