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暴躁之謎快破解

貝多芬暴躁之謎快破解

德國「樂聖」貝多芬的死因、生前為甚麼脾氣暴躁,為甚麼失聰,這些百年之謎,快將揭開。一批貝多芬頭蓋骨碎片,掌握了解謎鑰匙,化驗初步證實貝多芬長期鉛中毒,可能解釋他的死因和人格障礙。
貝多芬一八二七年逝世,終年五十六歲,由於歐洲當時盛行骨相學,他的頭骨在解剖驗屍時被碎成多塊給人研究,其中兩大片後腦骨和十一小片頭骨,流入奧地利醫生澤利希曼手上,經過四代相傳,傳給加州商人考夫曼。

頭骨證實鉛中毒

考夫曼最近將頭骨永久借給美國加州聖荷塞州立大學貝多芬研究中心。該中心亦收藏了貝多芬一撮頭髮,目前頭髮和頭骨樣本都送到德國蒙斯特大學,進行脫氧核糖核酸(DNA)化驗,以確認那是否真的是貝多芬頭骨,初步結果顯示兩者脗合。
貝多芬的遺髮九十年代末曾進行化驗,顯示他死時有鉛中毒,頭骨碎片的重金屬化驗,同樣發現有高含鉛量,更進一步揭示貝多芬長期受鉛毒折磨。中心主任梅雷迪斯周四猜測,這可能是因為當時流行用鉛管載食水。

驗DNA查失聰原因

鉛中毒可導致頭痛、疲勞、難以集中精神和其他健康問題。考夫曼說,貝多芬生前希望有人可以解釋他為甚麼脾氣暴躁難相處,「現在我們知道他受折磨的原因了」。
至於貝多芬失聰是否亦和鉛中毒有關,科學家指找不到證據。考夫曼說,蒙斯特大學指DNA化驗,可找出貝多芬是否遺傳了一種導致聽力早衰的基因。
美聯社/路透社/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