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建議召達時間9至30分鐘<br>救護車擬分五級制

顧問建議召達時間9至30分鐘
救護車擬分五級制

【本報訊】消防處委託的顧問研究報告指出,本港可實施救護車調派分級制,建議因應傷病者緊急情況將救護車調派分為五級,其中情況危急的傷病者,救護車召達時間為九分鐘,較目前快三分鐘,該處最快下月諮詢公眾,若獲市民支持,預計最快於○七年年中推行。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有關制度成效,擔心只為救護服務收費而鋪路。 記者:謝明明

消防處長林振敏昨於記者會上說,現時本港救護車召達時間一律為十二分鐘,報告建議推行的五個級別,由第一級的情況危急至第五級的非緊急傷病,救護車召達時間由九分鐘至三十分鐘不等,其中第一級危急及第二級可能危及生命的傷病者,例如鯁塞、心臟病、大量出血等,救護車的抵達時間較現時快三分鐘。

憂為救護收費鋪路

他指出,在該制度下,消防處通訊人員會按照調派軟件系統預設的問題,透過詢問召喚者而判斷調派級別,這些問題由醫學顧問設定,目前全球有二十多個歐美國家及地區已推行該制度,運作順暢。預計推行該制度約需要三千二百多萬元,另外經常費約每年五百萬元。
林振敏指出,本港不少救護召喚屬非危急個案,實施該分級制後,可更善用救護服務資源,快速有效拯救危急傷病者。
不過,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涂謹申質疑分級制成效,「究竟會有幾多市民會如實咁講出自己嘅情況?我相信只有好少人會咁做,我最擔心政府今次係為咗緊急救護收費鋪路。」
香港消防處救護員會主席屈奇安亦表示,港人的緊急救護公民意識較歐美國家弱,當局需投入龐大資源及長期教育市民,才可有效推行分級制。他又說:「嗰啲被評為無即時生命危險嘅個案,救護車需要十五分鐘至半個鐘先至到,比起𠵱家嘅十二分鐘慢好多,咁反映有關服務質素會不斷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