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中央機關報《中國青年報》昨日發表署名文章,坦承內地政令不通,以至「中南海制訂的東西有時都出不了中南海」。文章指出,中央有關宏觀調控、加強煤礦安全等政令,都受到地方政府阻撓,其原因不僅是利益問題,而且折射了法治權威面臨的危機。
評論引述不久前卸任的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說:「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政令不通,中南海制訂的東西有時都出不了中南海。」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人的辦公地點,此一說法形象地說明了政令不通的情況。
而民間的順口溜也說:「中央政策大晴天,下到地區起點雲,傳到縣裏變成雨,落到鎮裏淹死人。」
地方政府為利益阻撓
評論在列舉宏觀調控、煤礦安全等政令不通事件後指出,其中的原因,有人認為是下級對政策命令本身理解不夠,產生執行困難;有人說是政府層級過多,中央的命令和決策到達地方基層時已失去應有效力;也有人認為,原因是地方政府與中央的利益不一致,地方有實現獨立利益最大化的衝動。應該承認,這些原因都存在,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法治建設落後。
評論痛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都折射了當今法治權威面臨的危機。一些地方主政者思想裏,仍然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仍然是「權大於法」的那一套。
樹法治維護中央權威
評論最後表示,三令五申或者「定點懲治」的方法,並非維護政令暢通的首選之策,「要杜絕『中南海制訂的東西出不了中南海』的現象,最根本的是加強法治建設,樹立中央權威首先要樹立法治的權威,以法治維護中央權威是最佳路徑。」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