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落車:PE3.2倍太低中集可望浮水

上車落車:PE3.2倍太低中集可望浮水

散戶要「叻過」李嘉誠,幾乎沒有可能。但現在以每股2.625元買入中海集運(2866),則「叻過」李氏,因為成本平過李氏。長江實業(001)與和記黃埔(013),在去年6月以每股3.175元,在中集上市時共購入3.63億股,佔中集15%,現時帳面虧損2億元。
■05年(12月年結)上半年,中集營業額134.96億元(人民幣.下同),增36%;純利21.45億元,增40%。在一片看淡航運業聲中,第2季業績仍較第1季理想。第2季處理的貨箱(「集裝箱」)數目,較第1季增加14%,經營收益亦升12%,而運費則仍微升2.2%。上半年運費較去年同期仍高出5.5%。

油價回落有利

■中集上半年有10艘新船下水,下半年再有11艘下水。至年底,載運能力34.91萬標準貨箱,較去年底大增37%。下半年載運量上升,加上進入航運季傳統旺季,盈利將高於上半年(04年,上下半年盈利的比例為38%對62%),全年盈利預測51億元,增27%,每股盈利0.85元,微升6%。現價往績PE3.4倍,預期3.2倍,較中國遠洋(1919)的3.7倍為低。
■過去年餘,油價飛升,對中集的影響不大,因為中集採用經濟航速、鎖定油價、控制存油、在油價較低地區購油,而部份增加的成本可轉嫁到客戶身上。然而,燃油開支(04年25.94億元,03年20.42億元)到底佔盈利的比例不輕,油價下跌仍然對中集有利。油價每下跌1成,中集盈利上的得益,大約是6%。油價過去兩個半月由高峯回落18%,而期內中集股價則下跌17%,反應過度。
■05年6月底,每股帳面NAV2.54元,P/B1.08倍。淨借貸26.78億元,淨借貸比率18%,不必擔心。
■航運收費指數(波羅的海指數)變化如同過山車,航業股波幅不小。航運股PE普遍極低,反映市場憂慮航運市道幾個月後或07年見頂。
●中集潛水,現價PE3.2倍,已可抵禦明年或後年市道可能見頂的預期。中集重見李嘉誠的家鄉價3.175元,並非難事。以PE4倍計,已值3.28元。
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