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到超市購物,當行近零食位置時,看到這一幕:一個60多歲的瘦小婆婆將年約6歲的小孫兒放在手推車中,在經過擺放朱古力位置的時候,小朋友大叫「停車呀」,婆婆沒有停下來,反之快步將車推離。小朋友邊叫邊發狂地伸出雙手撲向朱古力,當觸不及的時候,就變為用雙手不留情地拍打婆婆的臉及身,每下都啪啪有聲,口中更罵出一連串的粗言。
粗言=講嘢叻?
我看得呆了,職業病即時發作,走上前對小朋友說:「手不可以用來打人!」誰知婆婆一臉歡慰,笑嘻嘻地對我說:「係呀,佢好鬼精,一睇就知呢處係擺朱古力,佢講嘢好叻㗎,老積到死!」
我仍心有不甘,說:「婆婆,你不可以被他打你打成習慣呀!」婆婆仍非常溫柔說:「唔怕,佢咁細個,邊有力!唔痛……唔痛……佢成日都係咁同我玩!」我實在想不透,亦難以明白,「說粗言」和「講嘢好叻」有甚麼關係?
「打人」與「玩」何解會分不清?
父母又何以可以容忍子女打自己?
事先應約法三章
問題不在於打人的力度,而且這並非愛錫的表現,這簡直是可怕而不負責任的縱容。現今的家長通常只生一個,獨生子女每每得到了整個家族的愛。家長們往往「因為愛錫你,所以就算做錯事也容忍你」,結果只會害苦了小朋友。正正因為愛錫,才更有責任教好他們。適量地進食朱古力並無不可,建議事前與小朋友做好溝通談妥條件,約法三章(例如每天只可以吃一大粒或兩小粒)。這樣,既可增加親子溝通機會,了解小朋友的想法,培養小朋友的責任感,培養獨立思想。
柯文滿([email protected])
15年專業教育經驗,近年以營養及飲食顧問身份出版著作,並同時義務為多本育兒雜誌擔任顧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