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的資料顯示,叢林斑疹傷寒(scrubtyphus)個案數字升逾一倍,大部份個案的肝功能因而受影響,當中以遠足人士,尤其到過住宅附近的種植用地時遭到感染最為常見。
衞生防護中心最新一期《傳染病直擊》雙周期刊報道,叢林斑疹傷寒感染個案由去年的十一宗,大幅升至今年首十個月的二十六宗。三十七宗個案的年齡介乎十二至七十八歲,分別有四成三及三成人懷疑是在遠足時或在家居附近染病;九成七人的肝功能受到影響,以及九成半人需要入院治療。
郊遊遠足要小心
該中心的資料顯示,叢林斑疹傷寒主要以叢林地區的野生齧齒動物,如田鼠作傳播途徑,病徵類似重感冒,一般會出現發燒、發冷、肌肉疼痛及身體出疹,潛伏期約兩周,服用抗生素即可治癒。市民前往叢林地區時,宜穿長袖衣服及長褲,食物及垃圾應妥善棄置,以免引來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