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慶臨去秋波

張保慶臨去秋波

吳國光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中國研究和亞太關係講座教授

張保慶何許人也?剛剛退休的中國教育部副部長是也。本來,年屆六十,官位如果不能達到所謂正部級,那是要退休的——這也是中國「特色」的退休制度:官愈大,退休愈晚。正部長六十五歲退休,副部長以下統統六十歲退休;部長以上呢,那就奔七十歲了。
官大精神長,古人所謂「公道世間惟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實在是太天真了。共產黨改天換地,這點兒自古留下的「公道」,豈能放過而不予以消滅?

批評教育現象

即使是今天大陸的老百姓,也還有他們的天真之處——或者說,政治上幼稚。他們聽說張保慶退休,居然就在網上鼓譟起來,質問當局是不是因為張部長講了真話而罷免他——留意並正在揣摩大陸官場規矩的香港政治精英敬請注意,「張部長」這個稱謂之中萬萬不可加個「副」字。
張部長講的真話,其實很簡單——講真話本來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前不久,他針對中國教育界的一些現象提出了批評。

退休前說真話

這些現象,包括亂收費、貧困學生獎助學金不到位、教育腐敗等等。這也都屬司空見慣的事情——這個成語也是作怪,當今應該說是「百姓見慣」,而做官的就是不肯正視。一當了官,就成了喜慶人兒,看事情總看那「盛世」的一面,說話是變着法子哄人高興的。結果這張保慶忽然不守規矩,把些腌臢事兒都照實抖摟了出來。
一時間,網民歡呼,居然在北京的衙門裏發現了一個青天大老爺。
本來張保慶就要退休,這番真話因此是他的「臨去秋波」。這秋波一轉,惑陽城,迷下蔡,端的有至少三條啟示。
第一,在當今中國官場,一輩子說假話不難,難得是臨退休偏能說上幾句真話。老百姓要求也不高,這幾句真話大家就很喜歡。
第二,大陸流行「五十九歲現象」,說的是官員臨在六十歲退休之前總要大撈一把,腐敗於是加劇。現在,張保慶樹立了另外一種典範,足與「五十九歲現象」抗衡。如果當局真的想解決腐敗問題,不妨在全國大張旗鼓地宣傳張保慶,學習張保慶,肯定比「保先」更起作用。
第三,張保慶的經歷表明:你說上幾句真話,老百姓就願意你多坐幾天的官位。反過來,我要說:那些心裏其實很想在位子上多幹幾年的人,為甚麼不向張保慶學習,也來多說幾句真話呢?

高幹應該仿效

一般認為胡錦濤會在十八大退休,不過幹個十年。可是,有消息說,胡主席很想多貢獻幾年,希望至少幹到十九大。當然,他也擔心有阻力。這不,張保慶經驗出來了。如果胡主席好好講上幾句真話,到了十八大該退的時候,也來個臨去大秋波,把國家主席改民選總統了,你想中國人民還不狠狠留他一程?我估計,十八大之後再幹兩屆應該不成問題,這就幹到二○二二年或二○二三年去了。屆時,胡總統八十歲,前後二十年治國,眼看着中國就如同那些經濟學家所說,在他手裏成了世界第一強國,要想不當偉大的歷史人物,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