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世貿部長級會議臨近,醫院管理局轄下多間急症醫院已準備應變計劃,處理一旦爆發大規模衝突的傷者,其中六間主要醫院需減少一半非緊急手術及入院個案,以騰空手術室及病房收症,有醫生批評減少一半非緊急服務,醫院服務形同半停頓,手術無奈被推遲,批評會議「勞民傷財」。 記者:梁洵瑜
醫管局配合政府的整體應變部署,制訂了一套應變計劃,所有設有急症室的公立醫院和相關專科部門都要作好準備,下月十日至二十日主要醫院的醫護人員除結婚等特殊情況外,將要取消休假候命。醫管局消息透露,屆時主要收症的重點醫院將是瑪麗、東區尤德、律敦治、伊利沙伯、聯合及廣華。
「認真勞民傷財」
會議期間,有關醫院要減少約五成非緊急手術及非緊急入院服務,所有醫護除了結婚理由外,不得放假,連培訓或出外講學也要取消。消息解釋,屆時除急症入院個案,如盲腸、心臟病、中風、意外創傷或緊急癌症手術等外,其他預約入院檢查,如照大腸鏡等非緊急服務都要減一半之多,尤其要減少那些手術後要使用深切治療部的非急性的大型手術,以盡量騰空深切治療部,應付嚴重傷者。
每間大醫院都要預留至少相等於兩至三間病房的病床,並在可能情況下把示威衝突的傷者與非示威傷者分隔。消息表示,屆時即使已入院的急症個案,也要盡早安排出院;現時已開始通知在會議期間入院的病人,另安排入院日期。另外,為有足夠醫生應變,專科門診服務也受影響。
有前線醫生慨歎:「一個世貿搞到醫院唔做一半(非緊急)手術,要醫生喺度等,認真勞民傷財。」病人權益協會則要求當局確保必須進行的手術或服務不會延誤,尤其是一些癌症手術。
負責瑪麗外科部門的香港大學外科學系教授盧寵茂表示,該院不會減少五成非緊急手術,但會盡量選擇一些只須一、兩小時,最多三、四小時就可完成的手術,以便短時間內調動應變。據悉,瑪麗醫院部份獨立私家病房會預留作與會的政要使用。
「削服務難避免」
醫管局回應表示,為使有即時和急切需要的傷者得到適當治療,在無可避免情況下,部份公立醫院可能須暫時減少甚至取消非緊急手術和門診服務。至於非緊急服務的調節幅度,個別醫院會按本身的服務運作需要,作彈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