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乏政治人才 - 吳靄儀

何乏政治人才 - 吳靄儀

政府把沒有普選時間表的責任,推在香港還未有足夠「治港人才」身上,而港台就老老實實地在港大舉辦大型論壇,大談如何培育「政治人才」。我覺得完全捉錯用神,舉了四次手,奈何要發言者眾多,梁家永沒讓我說。
終於「末代港督」在外國記者會說了,世上根本沒有甚麼神通廣大的「政治人才」,發展民主只需人才,而人才香港多的是。這是政壇老手的話,還是仔細思量一下好。

事實上我聽過無數人發表關於「治港人才」、「政治人才」的意見,描畫出來的形象基本上是行政總裁與官員的混合物,不外是要有行政管理經驗、專業專長、領導才能、有「願景」等等,又說這類人才十分缺乏,政府要設法培養,例如設立「政務助理」之類職位,公務員學點「政治技巧」、公司總裁學點政府如何運作,甚至增加○八年立法會議席,也說成是為開創政治人才培育班,用心良苦。
我不相信這一套空中樓閣的理論,而且作為理論也已過時。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需要,現代的政治人物,必須符合現代社會的特質,而二十一世紀是公民參與質和量都大幅增加、增強的年代,所需要的政治人才,就是視公民參與為理所當然、為積極的元素,同時能夠鼓勵及動員政府在公民參與前提之下制定及推行社會政策的人才。公共行政管理等等技能,留給公務員好了,公務員架構需要經常自我調整,有不足之處可以補充。今時今日,抗拒公民參與,精神心態傾向精英獨裁的「政治人才」,只會不停引起對抗、分裂,絕不能統領政府和社會步向活力、和諧、繁榮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