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12月期油周二跌破57美元水平,為5個月以來低位,加上撇除能源及食品價格的核心生產物價指數下跌0.3%,為30個月來的最大跌幅,顯示通脹壓力進一步減少。然而零售銷售數據受汽車銷售下跌影響,錄得下跌0.1%,再有Target公布的季度業績令市場失望,股價急跌7.1%,拖累杜指結束連升4日之勢,最後以下跌11點收市。
其實杜指周二曾升至10742點,但此水平阻力不輕,短期能否再試衝阻力,則要看消費物價指數是否再反映通脹壓力已減了。
港股經過周二試底後,昨日已企穩,由於外圍變動不大,恒指亦只在80點之內上落,最終微升23點,報14650點,成交回升至175億元。藍籌股中仍以地產股的沽壓較大,而滙控(005)及中移動(941)則略有反彈,如美股真能成功突破阻力,港股必會受惠,短期有可能上試14800點水平。
大市成交持續維持在180億元之下,但窩輪卻交投活躍,周二更佔整體大巿成交比例31%,再創02年重開窩輪巿場以來新高,以此比例來看,沉靜一輪的窩輪巿場似再回復活躍,不過照觀察所得,看來應屬一場誤解。
窩輪商須跟隨正股升跌調整本身的窩輪價格,因此,若有留意巿場上的窩輪買賣,應不難發現許多交投其實是由同一發行商的對沖活動造成,即買賣盤甚至成交都有可能是同一發行商所做出。而且,隨着窩輪巿場有新發行商加入以及推出的窩輪數目增多,故此窩輪佔大巿成交比重增大並不稀奇,不代表買賣又轉趨活躍。
事實上,自8月底以來,窩輪巿場其實已失色不少,箇中原因,窩輪為複雜的投資工具,大部份投資者並不認識窩輪的投資特色,眼見手上窩輪不跟隨正股升跌,覺得發行商手法不公,有被欺騙的感覺,在心灰意冷及連番損手下,更索性不再沾手。在散戶參與減少下,實難說窩輪巿場又見升溫了。
電郵:[email protected]
連敬涵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
作者連敬涵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