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員沽空30萬噸期銅失蹤<br>中國炒燶期貨蝕百億

交易員沽空30萬噸期銅失蹤
中國炒燶期貨蝕百億

中國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炒燶期銅。一名來自LME的交易員對本報稱,今年是中國境外期貨交易最為慘淡的一年,並預期全年損失逾百億(港元.下同)。他透露,國家發改委轄下的國儲物資調節中心的交易員劉其兵,早前在倫敦沽空逾三十萬噸的期銅,涉及金額逾九十億元,劉並已於半個多月前失蹤。

消息指,隨着中國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頻頻損手,證監會已在去年底開始委派首批官員到倫敦進行培訓。
中國自○一年恢復國企在境外從事期貨交易以來,國儲物資調節中心是境外做期貨最大的中國客戶。據透露,上個月中上旬,一直替國儲物資調節中心落單的交易員劉其兵,開始沽空逾三十萬噸的期銅,其後在半個多月以前失去聯絡。據悉,國儲物資調節中心在倫敦的買賣,一直由年約四十來歲的劉其兵一人負責,而上述合約將於十二月二十一日結算。
劉的突然失蹤,令交易商擔心國儲局在交收日前不能將實物交付至交易所指定倉庫,遂於上周五開始斬倉,令銅價突然急漲。倫敦期銅價格昨日衝上每噸四千一百二十六美元的歷史高位,約每噸三萬二千二百元港幣。交易員預期,倫敦期銅價未來還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現階段難估計國儲物資調節中心的虧損。
同時,外界亦關注中國現有的銅存量,路透社引述國儲局的官員稱,該局銅存量逾一百三十萬噸,但市場普遍預期中國的銅存量為二十萬噸,最多亦多不過四十萬噸,否則,國儲局近期不會透過中糧期貨公司的席位在市場沽空期銅,壓抑銅價上漲。此舉頗有自救的意味,倘中國沒有足夠的銅交割,加之倫敦期銅價不斷上升,屆時,中國在境外期銅損失將極度慘重。

國儲局稱不會負責

目前,國儲局對劉的身份支吾以對,還稱上述沽空屬純交易員個人行為,當局不會負責。該名交易員稱,包括今年中發生的中航油(新加坡)事件,以及較早前國企在美國COMEX銅套利空頭虧了近十億美元,預期全年中國在期貨市場的虧損將逾百億元。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