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七十,所求甚麼?生於一九二九年的趙文超,上世紀三十年代由鄉下來到香港,抗戰時到桂林避難;四九年政權變色前夕,乘坐最後一班直通快車返港,從此落地生根。為了香港,他連續三年參加7.1遊行,下月四日會再上街爭取普選,但坦言無信心看到香港普選。不過,他說:「事在人為,有得爭取就要爭取,否則成世人俾人牽住鼻子走,做人有乜意思?」
趙文超活躍於同鄉會及僑團活動,身為「三國」名將趙子龍的後人,他重視忠義,每年會組團到深圳赤灣宋帝陵參拜。四九年後,同鄉會要除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卻也不掛五星紅旗。八十年代中、英簽署《聯合聲明》,頒布《基本法》,他暗忖,「共產黨未必信得過,一旦反口唔兌現就上街。」
有普選先長治久安
結果,他○三年起連續三年參加7.1遊行。他說:「一介平民,唔出聲、唔上街重可以做乜?董建華落台,證明要靠人民力量先可以做到嘢。」年逾古稀,趙文超也憂慮民主路上後繼無人,「我哋唔行出嚟,後生嘅更加唔出嚟。」曾經歷戰亂及改朝換代之苦,他對人民當家作主有深刻體會,「香港人生性功利,生活過得去就唔輕言生事,但長遠計,都係有普選先長治久安。」
政改方案只有鳥籠式民主,普選時間表欠奉,他坦言對在有生之年看到香港普選不樂觀,最後心願是二○一二年可投票普選特首,「如果要十幾年後先普選,有數得計,重有命嘅,到時都成九十歲,要成百歲先見到普選,都無癮啦。」他說不想渾渾噩噩虛度餘生,已決定下月再上街,「成世人俾人牽住鼻子走,做人有乜意思?香港人政治意識好成熟,上街唔係搞對抗,曾蔭權喺香港長大,唔會唔明白香港人啩。」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