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關係及公共政策分析機構StrategicAccess行政總裁DavidDodwell表示,對本港商界而言,中港更緊密關係協議(CEPA)較世貿部長級會議的成果更為重要,不過若這次在港舉行的世貿會議談判失敗,亦會對本港經貿造成間接的打擊。
他昨日在香港總商會午宴上稱,本港與內地的經貿往來日趨密切,CEPA為港商提供的商機更大。
他擔心若下月世貿談判失敗,保護主義抬頭,對全球的經濟貿易往來將有所打擊,香港及中國經濟亦會受到負面影響。
首10月零關稅貨值30億
同一場合,香港總商會工商政策副總裁陳偉群表示,按世貿組織計算,本港服務業佔經濟總值的95%,因此香港對世貿中關於服務業的談判最為關注,但現時所有議題均被農業議題所蓋過。
另外,工商及科技局副秘書長容偉雄昨在立法會上介紹,今年首10個月本港廠商透過CEPA以零關稅進入內地的貨品總值達30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倍;服務貿易方面,則批出879宗香港服務者證書。
港府亦與廣州市就港商在內地落實CEPA中遇到的困難,設立了協調試點機制,設法處理有關問題。
該局發表的報告指出,去年約有24.4萬名香港居民於過去1年到內地工作;而港人往內地的旅遊人次更接近6000萬人次;超過2100家內地企業在港經營業務,其中267家在港設有地區總部和地區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