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網民涉侵權上下載歌曲<br>唱片業入稟迫網商交人

22網民涉侵權上下載歌曲
唱片業入稟迫網商交人

【本報訊】政府與業界大力向公眾宣傳尊重知識產權,但本港網上侵權行為卻持續猖獗,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會與全球多個國家採取聯合行動,首次向二十二名涉嫌於本港利用點對點軟件WinMX上載及下載侵權歌曲和音樂的網民展開民事索償,本港七大唱片公司昨入稟高等法院,要求本港四間網絡供應商提供該二十二名網民資料,成為本港首宗同類案例。 記者:謝明明、梁偉強、戴國輝

原訴人包括新藝寶唱片有限公司、英皇娛樂(香港)有限公司、正東唱片有限公司、金牌娛樂事業有限公司、SonyBMGMusicEntertainment(HongKong)Limited、環球唱片有限公司及華納唱片有限公司,答辯人包括香港寬頻網絡有限公司、和記環球電訊有限公司、有線寬頻通訊有限公司及電訊盈科有限公司。

欲憑IP追查用戶身份

根據入稟狀,原訴人要求法庭下令答辯人披露今年十一月三日、七日及十日,在特定時段使用特定二十二個網際網絡通訊協定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簡稱「IP地址」)的用戶資料,包括其全名、郵寄地址及身份證號碼,並於頒令後十日內,向原訴人的律師交出資料。
所謂「IP地址」,是一部在線電腦在互聯網上的位置,每次上網時由網絡供應商隨機分配,市民亦可向網絡供應商購買固定「IP地址」。
此外,原訴人亦特別要求法庭,批准原訴人針對有關用戶使用答辯人披露的資料,以維護原訴人的歌曲版權。
香港寬頻、和記及有線寬頻昨均表示需詳細閱讀文件,諮詢律師意見,現階段不作評論;電盈發言人則表示,會按現行法例,盡力配合。

隨機搜索網站搵人告

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會總裁馮添枝昨在記者會上指出,今次是本港聯同新加坡、瑞士、瑞典及阿根廷共同採取大型聯合行動,首次向網上音樂侵權者採取民事訴訟。
該會是於本月隨機於本地網站搜索,發現一批網民涉嫌利用點對點軟件WinMX非法提供逾百音樂檔案供人下載,當中部份更是未出版歌曲,該會根據IP地址鎖定這批網民,其中有足夠證據向二十二名涉嫌網上侵權網民提民事索償。
馮添枝說,在該二十二名被民事追討網民中,最嚴重侵權者曾將超過一千首歌曲音樂檔案供人下載。至於索償金額方面,他說全球已有一千五百宗這類民事索償,按歐美經驗,平均每宗個案追索約三千歐元賠償(折合約二萬七千港元),本港方面則仍未定出賠償金額,「喺歐美國家試過,向侵權者追討成萬幾蚊歐元,又試過只係追討二千美元,我哋會考慮外國經驗,視乎侵權者嘅行為對業界損害性而定。」他以展開法律程序為由,不肯透露進一步詳情。他補充稱,在外國同類個案中,大部份被追討的侵權者會要求庭外和解。

海關協助杜絕侵權

馮添枝稱,業界已籌得二百萬元作訴訟基金,但估計索償所得金額會遠低於法律訟費開支,但為杜絕這類網上侵權行為,業界惟有採法律行動。他強調,業界會持續進行這類法律行動。
海關發言人歡迎業界採取保護知識產權的行動,海關會繼續致力打擊網上刑事侵權行為,並會配合業界從執法、民事索償及教育宣傳三管齊下,杜絕網上侵權行為。
知識產權署副署長張錦輝認為,業界採取行動維護自身利益無可厚非,他說近年市民對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已不斷改善。
案件編號:HCMP2487/05

近年從網上取得免費歌曲極為容易,對唱片業造成衝擊。資料圖片

WinMX軟件是港人常用的其中一款點對點軟件。

現時WinMX的網站已沒有提供下載這種點對點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