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改革 逝世掀學運

推動改革 逝世掀學運

胡耀邦是中共政壇的一個異數:他生命的最後十二年,與中國的思想解放與民主運動緊密聯繫。推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討論,令他成為中共總書記,成為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的左右手;八六年的學潮,令他飽受中共保守派的攻擊而黯然辭職;八九年他的逝世,又引發大規模的學運,最終學運遭鎮壓。
一九一五年出生於湖南瀏陽的胡耀邦,中共建政後曾長期負責共青團中央工作。文革後期,鄧小平復出主持中央工作,胡耀邦也出任中國科學院負責人,執行鄧全面整頓的政策,後又隨鄧再次被打倒。
一九七七年,胡耀邦復出,在中央黨校推動「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討論,後出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主持平反冤假錯案,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令他贏得黨內外的交口讚譽,也使他得以出任中共總書記。

開明作風觸怒保守派

胡耀邦主政時期,政治上的「寬鬆、寬厚、寬容」蔚然成風,他的開明作風也觸怒了中共保守派。一九八六年,安徽、上海、北京等地爆發學潮,胡耀邦在八七年一月被迫辭職,揹上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的罪名。一九八九年四月,胡耀邦病逝,民眾自發的紀念活動,逐步升級為要求民主、反對腐敗的運動,後遭鎮壓。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