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醫:藥港天氣濕熱 不利皮膚病患

認識中醫:藥港天氣濕熱 不利皮膚病患

香港位處南方,屬亞熱帶地區。由於地理環境和氣候因素的影響,港人患皮膚病的為數不少,據粗略估計佔門診應診人數約10%。從門診所見,港人皮膚病以濕疹、銀屑病(牛皮癬)最多見,其次為皮膚瘙癢症、過敏性皮炎,而青年人則以痤瘡(暗瘡)為主。
港人患皮膚病的致病因素,約可分兩方面:
(一)內因
包括內傷七情和飲食起居等方面,即人體內在環境的致病原因。
香港人生活節奏快而緊張,工作時間長,壓力大,情緒上易波動。凡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的過度刺激,均可影響內臟機能,如思慮傷脾,脾失健運而臟腑蘊濕,產生「濕熱性」皮膚病,如濕疹等;香港有「美食天堂」之譽,古今中外之飲食文化薈萃。若食過蝦蟹海鮮、膏粱厚味及辛辣之品,可引起腸胃機能失調,火毒內生,而發生化膿性皮膚病,如疔瘡廱癤之類。
(二)外因
包括六淫邪氣(風、寒、暑、濕、燥、火)及外來傷害。香港氣候特點是濕、熱、暑、燥等邪氣較重,持續時間長,對皮膚病患者相當不利。
濕邪引起的皮膚病常遷延日久,纏綿難癒,某些濕疹患者反覆發作達數十年不癒。皮膚瘙癢,皮損多為水皰、糜爛、滲出,或為多形性皮損如常伴抓痕、肥厚等。燥邪易傷津液,引起皮膚乾燥、鱗屑、肥厚,甚則皸裂、毛枯不榮、口渴便秘等。火熱之邪易灼傷脈絡,迫血妄行,易引起各種出血和皮膚紅斑、紫斑等。若鬱於肌膚可腐蝕血肉則發廱腫瘡瘍,表現為紅、腫、熱、痛、化膿、潰瘍等;由於五氣皆能化火,故皮膚病中火因很多。
外來傷害包括由「蟲」的毒素侵入人體或過敏而引起的皮膚病,如蟲咬皮炎等。中醫學又認為,濕熱易生蟲,從廣義上說,蟲還應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因素在內。由蟲引起的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瘙癢劇烈、糜爛等。由「毒」而致的皮膚病,包括藥物毒、食物毒、蟲毒等。其症狀是皮膚紅腫、丘疹、水皰、糜爛等多種皮損,或痛或癢,或局限一處,或泛發全身,來勢急而去病亦快。
撰文: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梁延熙中醫副教授
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