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體重標準 市民自我感覺錯誤<br>四成港人超重或肥胖

以為體重標準 市民自我感覺錯誤
四成港人超重或肥胖

【本報訊】一項調查發現,約四成受訪者屬超重或肥胖,但只有一成半人每天進食足夠的蔬果,以及一成人有足夠的運動量。有專家指出,不少市民對肥胖有錯誤的自我感覺,認為他們應在計算體重指數(BMI)後,才以改善飲食和運動習慣等方法逐步調節體重。 記者:趙燕婷

衞生署及香港大學醫學院社會醫學系於○三年九月至○四年五月期間進行「人口住戶健康調查」,訪問了七千零八十四位十五歲或以上的非住院香港居民,發現約四成人屬超重或肥胖,只有不足一成人知道自己的體重指數。
近一成三受訪者雖然體重過輕(即體重指數在十八點五以下),但在過去一年仍曾嘗試減輕體重;而屬於二級肥胖(即體重指數在三十或以上)的受訪者中,卻有逾一成認為應該維持現時體重。此外,一成六人每天會進食五份蔬果;只有一成二人每天有足夠的運動量,而缺乏運動量的則高達三成二。
調查又發現,六成人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很好或極好,四成二認為自己享有良好的生活質素。此外,高血壓、膽固醇過高和糖尿病是三種本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而在兩成七高血壓患者中,只有約一半人在調查前知道自己患病。
港大醫學院社會醫學系講座教授及系主任林大慶稱,調查結果顯示不少市民對肥胖有錯誤的自我感覺,對體重是否適中只是「估估吓」,繼而盲目調節體重。他強調,不但過重會引起健康問題,其實過輕也會對身體構成不良影響,包括營養不良、免疫系統失調等,而盲目減肥更可能引致焦慮或抑鬱,以及飲食失調等嚴重後果。

應每年量血壓血糖

他認為,港人健康狀況普遍良好,但在飲食和運動習慣等方面應再作改善,包括每天進食足夠的蔬果和有足夠的運動量,以及減少吸煙和過量飲酒。一般來說,只有半數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提醒市民應每年量度血壓及血糖,以免延誤診治。
衞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謝麗賢說,該署會考慮以後最少每五年進行一次該類調查,長期監察市民的健康趨勢。此外,政府將繼續推行不同的活動和宣傳,以加強公眾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