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不會玩需接受治療

兒童不會玩需接受治療

【本報訊】玩樂是兒童的天性,但有些兒童偏偏不會玩耍,甚至需要接受治療。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竹腳兒童發育中心今年二月展開兒童學玩計劃後,每周有十五個兒童到該中心接受學玩治療。

反映身心發育問題

職業治療師胡嘉玲表示,有些孩子會整天呆若木雞地坐着;有些則只會玩電動遊戲機,當治療師遞上一個普通玩具,小孩就變得不知所措。她指兒童不會玩,往往顯示身心發育有問題。不同年齡有不同的玩耍能力指標,如一、二歲孩子必須懂得拋球、玩茶匙、搭方塊;較大的孩子則可模仿較複雜的日常生活活動,也會與其他人一起玩,甚至遵從一些簡單的遊戲規則。
她又稱,許多家長都不解兒童玩耍的重要性,他們往往是在發現孩子不會講話,或不會走路,或接到託兒所投訴孩子經常不合群,才前去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