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港規模最大的維園年宵市場,昨日舉行快餐及濕貨攤檔公開競投,但今年僅為庫房帶來總租金收入二百三十多萬元,較去年大跌逾一百二十萬元,一百八十個濕貨攤檔中,近半數以底價成交,今年競投成績遜色,疑因部份花農出口術「勸退」同行出價所致,但食環署及警方均否認競投過程有問題。
維園年宵人流是全港之冠,年三十晚最高峯有三十萬人流,可說丁財兩旺,故歷年競投攤檔氣氛激烈,花農不惜競價奪得好位置。昨日下午競投期間,兩名出價最踴躍的花農成為全場焦點,對心水攤檔擺出志在必得姿態,當有其他人承價時,便高喊「講好咗」、「孖位嚟㗎」,更表示「哥哥仔,做開㗎,你重有大把位喇。」務求令對方知難而退。
有個別花農競投時,該兩人以凌厲眼神望着對方施壓,在場維持秩序的食物環境衞生署人員雖勸止,拍賣官更多次暫停競投,警告在場人士不能騷擾其他競投者,然而作用不大,兩名在場觀察的探員由始至終沒有任何行動。
稱出口術是打心理戰
競投氣氛不熱烈,令花農笑逐顏開,聲言去年大蝕八十萬元的花農劉海濤,今年共投得十六個攤檔,全部在無競爭情況下以底價即七千六百三十元成交,他每投得一個攤檔,均抱拳感謝在場行家,其他花農則拍掌以示支持,他事後強調以公平形式參與競投,其他行家出口術只是打心理戰,並非違法圍標。
經營蘭花的楊小龍昨共以八萬多元投得十一個攤位,較去年花十多萬元投得九個攤位便宜。他說今年成交價下跌,其中一個原因是去年紅火蟻事件令一批專售年桔的花農嚴重虧損,對今年市道缺乏信心而不參與競投。也有花農稱,其實近年不少內地花農透過本地人競投年宵攤檔,但去年紅火蟻事件,加上內地年花出口外國利潤更高,相對之下來港擺年宵吸引力下降,都是令競投激烈程度下跌的原因。
花農藉競投策略減輕成本,卻損了庫房收益。根據食環署資料,昨日一百八十個濕貨攤檔中,八十二個以底價租出,兩個無人競投收回,平均成交價為一萬零二百八十三元,較去年一萬四千七百八十八元跌四千五百零五元,最高價亦僅三萬六千元,較去年五萬元跌兩成八,濕貨連同快餐攤檔的總租金收入僅為二百三十三萬八千多元,較去年約三百五十五萬元大跌逾一百二十萬元。
議員倡暗標方式進行
食環署高級總監(行動)曾德誠昨表示滿意競投結果,他認為今年成交價遜於去年,只因去年競投者出價進取,令成交價偏高,他相信競投者出價都是根據經濟情況作出。食環署發言人稱,所有年宵攤檔的競投都是公開讓市民進行參與,昨日的競投過程順利,否認有圍標情況。警方發言人表示,警方有派員在現場進行監察,但並無不愉快事件發生。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李華明表示,年宵攤位競投最好採取如房屋署街市的暗標方式進行,以免部份參與人士受到不必要的恐嚇。